全国职业院校教情调查报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班的实训室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辨认牛肉骨骼肌细胞的形态。
本报记者 唐琪 摄

    职业院校教师承担着传承价值、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决定着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现“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为此要多措并举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分专业建设教学创新团队。针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系统开展教情分析,对教师的胜任力进行实证调研,准确了解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推动“双师双证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借助全国职业教育调研联盟,在2020年4月至5月开展了首次全国职业院校教情调查。

    基本情况

    调查根据职业教育学段划分情况,考虑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特点,确定中、高等职业学校各年级专业课教师为调查对象(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5.73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4.29万人,高职专任教师51.44万人)。调查借鉴国内外相关模型,结合职业院校实际,针对中、高职教师自主研发两套调查问卷。所有调查工具经过多轮预试,各项量化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调查根据职业院校的不同类型、层次和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布等因素进行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425所中职校和203所高职校的70591名专业课教师(含30575名中职教师,40016名高职教师),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职业院校教情调查,调查侧重了解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胜任力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调查发现

    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尤其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存在着职前准备不充分,胜任力参差不齐,学校归属感、工作获得感、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一)教师职业能力准备:首选职业比例高,学历匹配,企业经历不足

    教师职业能力准备包括职业意向、受教育情况、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未来的专业水准。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视职教教师为首选职业,学历水平匹配,专业对口,但存在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企业经历不足等问题。

    1.多数教师把职教教师作为首选职业。职业意向反映的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是职业价值观的外化。教师的职业意向影响对教师职业的选择,进而影响职后表现。调查结果显示,69%的中职教师和68.4%的高职教师认为职教教师是第一职业选择。中职教师中,71.3%的女教师把职教教师作为首选职业,比男教师高出5.8个百分点;高职教师中,71.7%的女教师把职教教师作为首选职业,比男教师高出8.2个百分点。在中、高职教师的职业动机中,选择“我喜欢教师职业”“工作稳定”“专业对口”“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教师占52.6%—75.5%。

    2.多数教师学历水平匹配,专业对口,教学准备不够充分。良好的教育背景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高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匹配。70%的中职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62.8%的高职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多数中职教师(72.9%)和高职教师(73.9%)的专业背景与所教专业对口。但多数教师不具有师范教育背景,67.9%的中职教师和82.4%的高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通师范教育,84.4%的中职教师和94.8%的高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教师范教育

    3.教师企业经历不足。职教教师的企业经历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在做职教教师前,中、高职教师与所教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年限中位数分别为0、1年,54.2%的中职教师和48.4%的高职教师不具有任何与所教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

    (二)教师胜任力:师德良好,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欠佳

    教师胜任力包括师德、教学能力、知识水平、通用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了解学生能力、专业技能、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胜任力强弱决定教育教学质量。调查发现,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学能力、知识水平、通用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较好,了解学生能力、专业技能一般,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欠佳。

    1.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平等对待、尊重理解学生方面,98%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自认为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认真倾听学生说话、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感受。在责任心、耐心、亲和力方面,93%的中、高职教师自认为能尽力满足学生的拓展性学习需求,98%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自认为能耐心讲解或示范直至学生完全掌握、能微笑面对学生。

    2.大多数教师能较好地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设计层面,96.3%的中职教师和97.3%的高职教师自认为能基于工作过程、项目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层面,96.7%的中职教师和97.4%的高职教师自认为能将讲解、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大多数教师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和通用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知识方面,95%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前沿知识以及相关职业的发展情况。在教育知识方面,90%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学生集体活动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通用知识方面,90%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大多数教师具备与其身份相符的通用能力,以胜任其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调查结果显示,在组织管理方面,83%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班级都能把学生教好,85%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能够对企业、社会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与人合作方面,95%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能够与学生教学相长,97%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表示能够与同事取长补短。大多数教师能对自身进行反省认知。教师自我发展是指教师自觉调整、完善自身教育理念与行为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95.3%的中职教师和96.6%的高职教师能够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87.4%的中职教师和89.4%的高职教师有明确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大多数教师能有效管理学生。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生管理能力有利于与学生顺利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以及人生指导,94.2%的中职教师和90.6%的高职教师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学生的矛盾冲突。

    3.大多数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但部分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充分。了解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94.2%的中职教师和91.6%的高职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表示不太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职业理想的中职教师分别占20.4%、26.8%、18.3%、29.4%,高职教师分别占32%、44.7%、32%、36.8%。部分教师对技术工艺掌握不足。专业技能是职教教师的特色能力,也是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教专业领域的企业现用技术工艺、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规范两方面,仅小部分掌握或完全不掌握的中职教师分别占18.1%、23.6%,高职教师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3.6%、17.7%。

    4.多数教师能积极从事较低层次的研究活动,在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上表现不佳。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调查结果显示,75.9%的中职教师和83.6%的高职教师能够很经常或经常阅读专业文献,62.3%的中职教师和69.9%的高职教师能够很经常或经常参与教学研究课题。较少或从未主持教研、科研课题的中、高职教师占56%—73%,较少或从未出版研究著作的中、高职教师分别占79.2%、72.8%,较少或从未将研究成果在企业中转化应用的中、高职教师分别占71.9%、71%。多数教师社会服务表现欠佳。社会服务是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职教教师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或从未从事社会培训、咨询指导、公益服务、技术研发的中职教师分别占55.8%、65.8%、62.4%、77.5%,高职教师相应的比例分别为54.5%、62.6%、64.7%、75.2%。

    5.不同学段教师胜任力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层次、区域教师胜任力差异显著。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胜任力在不同学段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中、高职教师胜任力的平均水平相当,得分率均为69.3%。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中职男教师胜任力的平均水平高于女教师,得分率依次为71%、68.5%;高职男教师胜任力的平均水平高于女教师,得分率依次为71%、68.2%。不同层次院校间差异显著,中职国家级示范校教师胜任力平均水平低于省级示范校,高于普通校,三者得分率依次为69.6%、70%、67.9%;高职“双高”校教师胜任力平均水平高于非“双高”校,得分率依次为69.8%、68.9%。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东、中部中职教师胜任力平均水平高于西部,三者得分率依次为70.8%、70.8%、66.9%;东部高职教师胜任力平均水平高于中、西部,中部高于西部,三者得分率依次为71.2%、69.5%、67.1%。总的来说,不同教师群体教师胜任力的平均水平均一般。从各维度上看,中、高职教师胜任力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学能力、知识水平、通用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较好,了解学生能力、专业技能一般,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欠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