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孩子自由成长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邹正(前排右一)和学生远足紫金山。 屠国啸 摄

    让孩子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校园里全面发展、自由成长。——邹正

    小档案:

    邹正,曾任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现任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国家督学,国务院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NCCT“外国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

    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下文简称“南外”)本部行政楼的会议室里,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题写的“全面发展 自由成长”八个大字,被郑重地装裱起来,悬挂于墙壁醒目的位置。与之相对的,是同样由顾老题写的“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名校,培养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两幅书法作品相互呼应,前者是学校的治校理念,后者则是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南京外国语学校近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外语类人才,也成为众多学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中学之一。2014年8月,时任金陵中学(下文简称“金中”)校长的邹正接棒南外“掌门人”。

    一所外国语学校,如何在原有的坚实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校训所要求的“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对此,邹正的心中自有天地。

    一次选择,一生热爱

    对于邹正来说,选择从事教育行业,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他的父母均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教师,因父母职业关系,童年时期的邹正常常跟着他们东奔西走,于城镇待过,在农村住过,曾饱受高校浓郁学术氛围的浸润,也在农忙时跟着同学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过。多样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1979年,成绩优异、见识广博的他被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化学系录取,自此与教育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从教的前16年,邹正是在金陵中学度过的。这所承载了130个春秋的老牌名校,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一流的师资队伍,这对于一名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非常有益。时至今日,邹正依然对刚入职时遇到的老教师张学华心存感激。当时,张学华已近退休之年,兢兢业业教化学几十年,却依然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节课。化学课讲究做实验,张学华叮嘱邹正,每次上课前,老师必须要把当堂课所涉及的操作都认真做一遍,决不能因为已经熟悉了流程而偷懒,因为每一次实验结果都可能由于环境变化而改变。

    这样的身旁名师,还有曾在金陵中学担任教导主任、任教语文学科的王老师。学哲学出身的他,对青年教师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不仅要精通任教的学科,还要博学广知,触类旁通。他曾要求青年教师通读《论语》,这给了邹正极大的启发。于是,他的化学教学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是寻求书本外的“有趣”,更多地向科学前沿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拓展。1989年,全市开展首批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工作5年的邹正获得“南京十大化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在外人眼里,邹正一路走来顺顺当当,无论是刚过而立之年便被评为高级教师,后又被评为特级教师,还是先后担任两所南京最知名高中的校长。而在邹正看来,除了多年的实践经历外,一次次外出学习与培训,特别是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高研班的学习过程中,与全国各地名校校长的交流,让化学专业出身的他能够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国内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切,为他更好地担当“掌门人”角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灵魂,世界胸怀

    这些年,南外坚持做“走向世界的南外”,努力打造国际化视野下的多元化教育发展新格局。学校引进许多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40所著名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

    南外的学生从来不缺乏“走出去”的机会,每年学校都要接待并送出近千人的师生教育互访团。交流的形式包括师生互访、外语及理科双语教师进修、学生半年至一年的交换留学及短期夏令营等等。学校每年接受外籍交流留学生,还常年聘用外籍教师50余人。多种交流所带来的国际化氛围,为学校形成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教育小环境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外,南外参与的国际交流活动多姿多彩。比如,南外学生曾先后前往阿曼、美国、德国等地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中学生领袖论坛。又比如国际青少年科学家锦标赛(IYNT),这种比赛以团体竞技形式,比拼中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程使用英语,其2017年第五届总决赛就由南外承办,共有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18支队伍参赛。

    与外在的国际化平台相比,邹正更在意的是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他将南外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和批判思维力,拥有习得人文、科学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理性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和意愿;二是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力,懂得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够主动而积极自觉地学习;三是现代人格和社会行动力,具有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四是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热爱国家,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本,是一整套丰富而完备的课程体系。南外的所有课程被划分为三个大类: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荣誉型课程。基础型课程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内容庞杂而丰富,包含主题教育、节日活动、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各色选修课等;荣誉型课程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发展志趣,学校提供了模拟联合国课程、“STEM+”课程、理科竞赛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于是,无论是学有余力的“学霸”,还是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都能在南外的校园里寻找到适合的节奏,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绿色校园,自由之风

    无论是在金中还是南外,都会经常诞生高考“状元”。在邹正眼里,比分数更可贵的是“他们都没有将高考看作是高中生活的全部,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给予他们足够的读闲书、剪辑电影、自娱自乐的空间,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他们的身心都很自由。”

    学校需民主,学生需自由。道理很明白,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然而邹正始终在坚持。这种自由民主之风,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在金中还是在南外,邹正始终致力于建设“绿色校园”。这里的“绿色”指的不仅仅是葱茏的自然环境,更是指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教师应当对学生充满爱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允许他们犯错误;一切课内外的生活,都在提供学生自由梦想的充裕时空,并让他们为实现梦想努力打实基础。”邹正说。

    丰富的课程设置,让原本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涯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比如学校提供的种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包含艺术、文史、语言、奥赛、创客、竞技等多个门类,其中不乏萨克斯、珠宝鉴定、帆船、3D打印、小语种、哈佛辩论课程、肿瘤免疫治疗等在学生眼里颇为新奇有趣的内容。又比如STEM+课程群中的“走向大师计划”项目,学校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5所在宁高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博导走进校园,面向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让他们每周都会有一次和学术大腕零距离接触的机会。部分学生甚至被允许暂时放下学校课程,走进高校实验室,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项目研究,在真实的研究过程中培育对科研的志趣。

    也有家长担心,学校的活动是不是太多了,会不会影响正常学业?邹正认为:“分数固然重要,但学校应该把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放在首位,为他们的成长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那种在人才培养上简单计算质量和投入的想法太偏狭了。”

    精心的耕耘,自然会结出累累的硕果。这些年每逢有出国交流、考察的机会,每到一所高校,只要有时间,邹正都会约上南外和金中的校友们,聚在一起回忆他们高中的时光,聊聊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看到这些曾经的学生朝气蓬勃、自信满满的样子,邹正的眼里满是欣慰,也对自己的办学主张更为坚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