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高而立 向“格”而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家港市是全国仅有的连续6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美丽的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就坐落在城市中心地段。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肇始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的“梁丰书院”,是张家港市仅有的一所办于原址的百年老校。学校以“勤业慎行”为校训、以“以德为本,进而成才”为校风、以“务本融通,潜心渺虑”为教风、以“广甄严采,馨香笃行”为学风,牢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近年来,学校德育高位发展,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优秀项目学校、苏州市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示范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活动基地、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基于厚重的历史和现代化智慧校园,在德育发展的大道上,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择高而立、向“格”而行。“向格”一词中的“格”取自“校祖”郭镇藩诗句“童年品格纵超尘,毛羽丰时怕失真”中首句“童年品格纵超尘”中“品格”的“格”。这里的“格”除了内含规格、品格之外,还有格尚、格业、格致、格量、格韵、格调之意,“向格”即要求每一个学子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围绕“向格”,学校已初步探索出富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发展之路。

    以“格量”为基,平等尊重每个学生

    “格量”即品格、气量。学校地处市中心,周边既有一些高档小区,也有一些老旧小区。针对施教区文化基础薄弱、家庭教育背景不够理想、生源情况复杂这种情况,学校提出“为人生幸福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让每一张笑脸拥抱阳光,让每一颗心灵浸润智慧,让每一个梦想绽放精彩”的办学宗旨,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首先要有品格气量,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心、关爱每个学生,严禁歧视甚至讽刺挖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困生。尽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审美偏好,但是不能因此对学生不公平对待,不能因为学生出现暂时的问题否定学生,严禁给学生随意贴“标签”。

    以“格韵”为调,打造校园育人环境

    “格韵”即格调、气韵。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经沧桑而百年不易其址,文脉相传、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因此深入挖掘老梁丰文化的底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园改造的过程中,逐渐体现百年老校的风格和历史文化的厚重,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每年学校的校园环境布置、每学期的班级文化氛围布置,都充分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息,充分展现张家港市书香校园的意蕴。同时,学校也注重精神文化的引领,以“弘扬老梁丰精神,争做市一中新人”的主题讨论,唤起全校师生的身份记忆,发扬老梁丰的优秀品质。

    张家港市第一中学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指南,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功效,对学校道路、围墙的宣传栏、LED大屏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重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宣传。每个班级教室内的板报要求每月一期,定期更换,特别是结合班级特色和节日特点,重点强化文化艺术熏陶。同时,学校从沟通情感、创造和谐教育氛围、管理点到为止、尊重自由、提供德育领悟机会等方面,重视营造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正提升。学校还大力推进了书香驿站和诚信驿站建设,精美的书架展评、入心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经典的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心头,从而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能量。

    以“格范”为规,加强育人队伍建设

    “格范”即规格、规范。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线,也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岗位。学校首先实行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的条线管理制度。通过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确定相关的管理职责,总结上阶段工作,布置近期工作重点,并及时宣传新动向、新举措,引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开好“四类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至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学习。目前,德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特别是青年教师争先意识更加强烈。

    为全面提升年轻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和教育管理能力,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专门成立“青年教师益德促进会”,围绕思想信仰、敬业态度、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诸方面,制定青年教师德育管理方案,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德育管理活动。

    以“格致”为标,强化活动育人实效

    “格致”即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张家港市第一中学高度重视活动育人。学校着力开展“5+X”好习惯的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同时,学校以每日教室、清洁区等常规为抓手,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并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春节等节假日,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持续开展“一校四方、文明前行”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定期开展“心之舟”心理辅导和“银杏林”幸福家长驿站活动。目前,学校正在开展“以劳筑德 青春闪耀”活动、见“圾”行动和“粮心”行动。这些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而且加大了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提高了劳动技能,提升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进而感悟活动育人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实现了以校园文明引领社会文明。

    以“格业”为准,创新育人评价机制

    “格业”即品格、功业。学校在继承学生阳光评价方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评价机制,克服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规范化的评价流程与多元主体共同评价模式,指引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过程,用评价来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反馈与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系统,从而让评价敦促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德育处通过实施“格尚之星、格量之星、格韵之星、格业之星、格范之星”五星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奋发进取、乐观积极、诚实守信、待人友善、崇德尚美。

    水渠清清,德育为源;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始终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工作之首,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努力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现在,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正朝着“张家港领先、苏州市一流、省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名校阔步前行。 

    (张 军 王 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