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一期教育部直属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第六十一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谈学习体会

    “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立德又以爱国为首要。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让爱国主义成为青年精神世界的底色,应在走心走实的“双实践”上下功夫。

    摸准需求、搭好平台。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具有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的特征,同时更感性、更渴望展示和出彩的机会。应重视实践育人,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输入口”;抓住成才渠道,切实搭建专业实践“输出口”。可在校内外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时代变化,深入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故事,汲取创作灵感;举办研讨会,帮助学生提升主题创作能力;举办高水平主题创作展,让学生在“双实践”中,勤学修德、笃实明辨,涵养爱国主义精神。

    如盐入水,久久为功。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央美术学院以“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活动为抓手,通过精心设定年度创作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题破题,挖掘素材,多样表达,在学思践悟中实现三者的统一。这一“双实践”活动从2011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逐渐成长为辐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平台,学生累计提交各类作品3000余件。“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19年,学校在服务保障国庆活动的全过程中,抓住机会布局主题创作活动,总结、固化、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聚焦高等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摸准需求、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如盐入水、久久为功,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将取得实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