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五个校园” 育优秀学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宝鸡实验小学创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20亩,现有教学班30个,教职工89人,学生1472人。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语文教改实验基地”“全国诗教研究基地”“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立足宝鸡,挖掘地域文化,以“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定位,实现了文化立校、文化兴校的目标,结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的要求,建设了充满特色、富有育人韵味的“五个校园”,努力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以文化人

    润泽心灵的文化校园

    一是突出理念文化。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以“向着明亮那方”为校训,确立了“三传”好家长(传扬好家风、传承好习惯、传播正能量),“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五育”好儿童(涵德、益智、健体、尚美、崇劳)的“最好”理念新内涵。学校办学理念深入师生内心,具有很强的文化共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了处处皆课程,点点能育人。

    二是建设制度文化。学校成立教师代表参与管理的校委会,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处室职责,编印了《宝鸡实验小学学校章程》,以公正、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校园呈现出教师乐业、敬业、精业,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精神面貌。

    三是规范行为文化。学校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借助“扣子文化墙”“好习惯文化墙”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通过榜样、伙伴文化墙彰显榜样力量,影响带动同伴成长。

    四是塑造精神文化。学校倡导管理者做教师的楷模、教师做学生的榜样,通过“爱在每一天”班主任论坛、海棠教学节、名师讲坛、好教师讲堂、好儿童讲堂、坚持不懈学子奖评选等活动,弘扬乐教乐学、积极向上好风尚,努力打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培养阳光善良、锐意进取的好学子,把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文化植入到师生骨子里,时刻提醒自己向着“最好”不懈努力。

    建设典雅古朴

    人文濡染的生态校园

    一是加强校园绿化。2018年以来,学校累计投资320万元打造了宝鸡教育公园。学校新建教学综合楼一栋,300平方米阅读吧一个,校园景观10处,其中长廊三座、诚信屋一座、神农实践园一所、宝学堂三处、鼎文化广场一个,利用小场景增加了水洗石、太湖石、鱼池、睡莲等自然元素,化整为零开辟了牡丹园、木槿苑、石榴区、竹林、海棠角、神农中草药园等植物区域。用花箱培育市树白皮松,用藤蔓月季和蔷薇花解决了学校面积小、绿化不够等问题。校园中有花有草,有鱼有鸟,环境雅致,美观洁净。赏牡丹,品竹韵,观察鱼儿和睡莲,捡拾银杏叶做手工,成了男孩女孩的家常课。学生们说,学校四季有美,季季不同。

    二是力求校园美化。学校在环境建设中,坚持做到每一处景观都富有教育功能。宝德园展示了张载、李淳风等宝鸡历史名人故事;宝学堂是学生讲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故事的主阵地;诚信屋为孩子们提供了公益开放的自主交换空间,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神农园由师生共同种植中草药、蔬菜,体验农耕文化。学校将更多物化小空间变为了解宝鸡历史、传唱宝鸡故事的大平台,扫描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就能听到学生们的有声讲述,学校做到了让校园景观与学生的成长发生关联,让环境育人发挥更大功能。

    三是环创意识深化。学校提倡人人动手、创建美丽校园。“找到我自己”展示区,整合了学校各项活动,希望学生在校园里找到我的照片、我的作品、我的声音。写字达标者挑选自己最满意的书法作品,剪萃坊同学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钟南山爷爷、英勇无畏的医生形象;摄影社团的获奖照片,有传统节日、三节三爱、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专题教育活动的各类作品,一一展示在这里。学生们用创意劳动作品装扮校园,在学校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四年级学生耗时6个月,用纸盒制作了百家姓文化墙,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誉。五年级学生自制各种主题的口袋书,文明礼仪篇、交通安全篇、照金研学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等,在自我内化教育的同时,尝试“小先生制”做法,去低年级各班讲解,无论是口袋书的精彩内容,还是生动的讲解,都受到学弟学妹的欢迎。坚持引导学生崇尚节俭、学会动手,让创造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习惯。

    建设寻光逐梦

    向阳而开的阳光校园

    一是艺术教育愉悦身心。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将艺术常规教学落到实处。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成立了融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为一体的海棠社团,师生双选课程,人人参与,开设了儿童诗、国画、书法、剪纸、陶笛、合唱、气排球、足球、啦啦操等40多个艺术社团。艺术节、科技节、读书月等活动,搭建了艺术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激励成长。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心灵。学校按标准设置“心语轩”(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两名。“心语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学生心灵成长课程,年均上课172节,涉及有关学生成长及生命教育的心理专题36个。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充满自信,处处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凝聚和谐奋进、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正能量。近年来,面向家长连续举办60余期家校联盟大讲堂,除全校报告外,还开设年级专题讨论、个别家长答疑等活动,切实指导家长有效陪伴孩子成长。

    三是德育活动助力自主成长。学校通过“思想立德”政治引领、“实践修德”行为养成、“书香养德”读书励志、“仪式育德”文明教育、“真情润德”感恩回报、“行动厚德”志愿服务、“课堂蕴德”素养提升、“携手弘德”家校育人八大载体,实现了德育活动小、近、实、亲的目标。好儿童讲堂每期由一名学生主讲,从内容选择到课件准备都由主讲人独立完成。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报名排队到明年2月,学生们乐于向全校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同样,“童眼看世界”电视台及“童年好声音”红领巾广播站从编稿、栏目设置、内容组织到播音主持等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我的活动我参与,我的校园我做主”的自信与快乐。现在,学校的红领巾志愿服务岗、红领巾值周岗等公益岗位,参与积极性高,工作完成质量高,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建设强健体魄

    终身受益的健康校园

    一是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坚持健康教育进课堂,每班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每季度开展一次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每学期邀请社区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一次健康卫生知识宣传。通过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结合的形式,有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意识及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了文明健康、干净卫生的育人环境。

    二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上好“两操一课”,举办全员运动会,让每个学生成为运动员,享受赛场活力,感受拼搏激情。田径运动会,“三跳”运动会阳光体育大会,冬季越野赛,年级拔河比赛,校园篮球、足球、气排球联赛等体育活动,是切切实实培养学生健康体魄、良好精神面貌和顽强拼搏意识的好抓手。学校先后荣获2019年宝鸡市中小学课间操评比活动小学组二等奖和2019年全国小学生气排球夏令营暨中国小学生排球联赛室内排球第三名、气排球第四名与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丙组校园花球啦啦操及街舞啦啦操双冠军等多项奖励。

    三是加强日常监测与防控。学校设立了规范的卫生室,配备校医一名,校卫生室坚持开展晨午检工作及公共区域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校园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零失误。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全员体检及体质监测工作,大力实施预防近视、肥胖、龋齿等行动,综合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有效减少了“小眼镜”“小胖墩”。

    建设安全至上

    守护生命的安全校园

    一是建立安全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教育基本的物理环境,教师关注、呵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喜欢学校、爱上学习是首要任务。心怀感恩,心向美好,是实验小学师生的日常状态。

    二是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学校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按照教学安全、活动安全、设施安全、食品安全、上下学安全等方面层层落实责任,分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横向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纵向包含各项内容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全校性安全教育及消防演练,聘请专职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大力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技能。

    三是成立安全护校队伍。学校成立了五级护校队(保安、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家长义工、值周学生),维护学生上下学安全;上课期间严格门禁制度,保障校内师生安全;每月定期开展校内安全自查及周边环境排查工作,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