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谷齐峰 济南市中教育迈向高位均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广斌/摄 王广斌/摄

    “学校是胜利大街小学的分校,办学质量非常高,关键就在家门口,我每天可以步行接送孩子。”每天下午,沙文婧准时来到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小学门口接孩子放学。她笑着说,孩子每天回家都会说老师好,好学校就在家门口,既方便又放心,她很满意。

    在市中区,和沙文婧有着同样感受的家长越来越多,因为家门口的好学校正在市中区遍地开花。

    近年来,面对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济南市中教育人积极回应家长“呼声”,紧紧围绕创建“全国一流品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地位,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基本实现了全区“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的发展目标,描绘出了一幅“四核四圈”“名校云集”的品质教育发展新蓝图。

    新建校建一所成一所

    老百姓乐于选择家门口的好学校

    “感谢老师这段时间以来无微不至的线上陪伴,虽然与孩子隔着屏幕,但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那份思念与关爱。”5月25日,原山小学学生家长魏莉莉给班主任刘佳荟发送了这样一条微信。

    原山小学是一所去年9月刚刚开门纳生的新学校。在此之前,学校有过两年借址办学的“漂泊生活”,去年学校含着“金钥匙”迎来“新生”。仅仅440天,原山学子的精神面貌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见面主动说“老师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敢于挑战自我、表达自己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最让老师们欣喜的是,孩子们眼中有光了。”学校校长唐忠亮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更让家长们高兴的是,唐忠亮从2005年开始,便担任胜利大街小学副校长,是胜利大街小学“宽基教育”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的“亲历者”。

    带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忠亮“轻松”地将总校的“宽基教育”理念、管理乃至师资等资源引入了原山小学,使得原山小学迅速融入“胜利基因”,也为市中西部地区增添了优质教育新资源。

    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减少上学路上的奔波,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市中区在教育均衡之路上可以说走得很踏实,基本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无差别配备,特别是一些新建学校,在办学伊始就搭上名校“快车”,实现了学校的高起点、高标准发展。

    于是人们看到,以泉景中学、育秀中学、舜华学校、育秀小学、爱都小学等为代表的新建学校在名校带动下,高位起步弯道超车,成为老百姓乐于选择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生源持续稳定饱和。

    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

    孩子在农村就能享受市区学校待遇

    “这是我们家产的桑葚,老师们一定要尝尝。”“这是我家果园第一茬桃子,老师们尝尝鲜。”在济南市陡沟小学,家长刘军(化名)总会第一时间将自家的农产品送到学校让老师们尝鲜。

    “学校办得特别好,老师对孩子也是特别关照,一点农产品是我对学校发自内心的感谢。”刘军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对学校的认可与感激。

    连续跟踪走访坐落于城郊的陡沟小学,笔者发现学校一年一个样儿,“过去是典型的农村学校,现在软硬件条件、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不相上下。”

    在农村就能享受市区学校的待遇,更高兴的自然是家长。

    学校执行校长罗凯说,依托经十一教育集团优质办学经验,陡沟小学围绕“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的核心价值观,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建设,完整架构起了学校绿色课程体系,曾经位置偏远、名不见经传的城郊学校终于“打了个翻身仗”。2019年12月15日,学校办学经验得以在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上进行分享,获得了全国一流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城郊学校的变化,既是市中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投射出市中教育品质不断的历史性巨变。

    集团化办学之前,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市中区存在着校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待差异,有人看到的是短板,有人看到的是挑战。市中教育人思考的方式是,差异就是资源,挑战就是机遇。

    2013年,市中区在全市率先推行集团化,这一破冰之举,点燃了市中区走向品质教育的星星火种。作为市中教育人苦苦追寻的“手段”,集团化办学成为其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让更多“名校”飞到寻常百姓家门口的成功路径。

    现如今,市中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面覆盖,一举跻身山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目前,市中教育已经迈入内涵发展的快车道,在扩大规模、提供更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最终实现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

    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

    市中品质教育有了“名校云集”新蓝图

    2019年12月,在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比中,济南市馆驿街小学学生吴俊朴、刘硕、蒋彤郁被聘为“小院士”,王睿姿、宦雨轩、张靓钰被聘为“预备小院士”。

    每年全国能获得“小院士”称号的学生不超过200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馆驿街小学这样一所小学校已有5名学生获得“小院士”称号,6名学生获得“预备小院士”称号。

    “特色风景线,质量是生命线,没有质量的教育是挺不起腰杆的。”学校校长陈振凤表示,馆驿街小学一直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曲艺特色与教育质量双翼齐飞,培养出了一个个创造美好未来的馆驿学子,成为区域内颇具影响力的小而美学校。

    老百姓要的是“上好学”,只把一所学校办好是不够的,家长们需要更多的育英中学、济南实验初中、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

    于是,市中教育开始“变道换向”,加速驶入教育高位优质均衡“深耕”时代,并确定了“名校云集、名师辈出、学生幸福、社会满意”的发展“小目标”。

    对于市中教育人来讲,这个“小目标”不仅仅在于改变几所学校、培养多少名师,而是一个“品质之区”对自身未来的愿景描绘和对生活在这里市民的行动承诺。

    实现“小目标”继续从“家门口”开始,市中教育对标全市“五个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融入市中区二环南科创带和南部科创新城“一带一城”区域发展新战略,持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北优、南兴、中强、西进”的蓬勃发展态势,描绘出了“四核四圈”“名校云集”的品质教育发展新蓝图。同时,加速推进“突破西部”战略,力争用3到5年时间打造“西部新优学校矩阵”,为片区发展注入教育动能,不断扩大市中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全力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市中样板”。

    “市中教育拥有一支专家型、研究型的校长团队,还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这些都为市中教育迈向高位均衡提供了充分可行性。”济南市市中区教体部门领导说,市中教育高位均衡不是削峰填谷式低水平缩小差距,而是通过提谷齐峰,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

    济南市市中区教体部门领导表示,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是个难题,没有一招制敌的绝活,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需要教育人的智慧,更需要教育人踏踏实实地耕耘。市中教育将从着力提升校长改革驱动力、教师专业驱动力、智能技术驱动力入手,进一步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使全区教育达到高位均衡,让市中的学生无差别就学。

    (史春勇 董国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