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图书推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用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初中段:111—210】

    181.九章算术

    最重要的数学典籍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已成完整体系,奠定了中国数学长期发展的基础。总结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最早提到分数和盈不足问题,首次阐述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分“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共收246个问题,每题都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按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编排。其中蕴含的算法体系与西方数学的公理化体系形成鲜明对比,交相辉映,不仅对今日数学的发展仍有重要启示,而且对探究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也有较大帮助。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方晓阳)

    182.天工开物

    中国明代综合性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实用技术百科全书。分上、中、下3卷18篇,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编排,记述当时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部门的生产技术与先进科技成果。123幅插图对文本加以阐释或补充,辅助读者加深理解。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实态与传统工艺的一把钥匙。所蕴含的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的思想对当代仍然具有借鉴价值,轻空谈、重实践的学风对后世的观察和实验产生了积极影响。此书受到日本、韩国及欧洲科技界的重视,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方晓阳)

    183.十万个为什么

    多学科多领域问答式青少年科普读物。全套书3个板块、18册图书、3438个问答,600多万字文本和7000余幅图片。基础板块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6册1072个问答,专题板块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6册1193个问答,热点板块包括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航天与航空、灾难与防护6册1173个问答。每个问题的回答,不仅说明是什么,还尽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问题给出多种答案,少量问题甚至不设标准答案,启发读者思考并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促进青少年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此书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期版本曾启迪几代青少年读者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王挺)

    184.科学发现纵横谈

    纵览古今中外科学发现、横观研究者成功品质的科学普及读物。分上下两卷。上卷聚焦于德识才学,用贾谊和开普勒等例子论德识才学兼备的重要性,用治理盐碱地和写作《本草纲目》等例子说明“德”的含义,用文学和科学中的例子讲世界观、洞察力、观察与猜想等“识”的要素,用文学、数学和历史中的掌故分析“学”的方法,用中外科学发现例子阐发科学史启示。下卷是与人才成长和教育相关的散论,包括成才初议、方法浅识、教育光辉、文化润泽、数学普及、编外余音六个方面。语言浅显、例子生动、分析入理,有助于青少年读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初版以来其影响历40余年。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端)

    185.科学大师的失误

    讲述40多位科学大师涉及研究失败、错失良机或道德缺憾等方面的故事,生动展现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还原科学家并非完美无缺的真实形象。如欧拉和傅里叶证明无穷级数命题的失败、戴维与法拉第的反目、普利斯特列制备了氧却不承认氧、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定律、门捷列夫拒斥氩元素的存在、奥斯特瓦尔德反对原子论、哈伯获得诺贝尔奖还遭人鄙视、哈恩为自己的科学发现后悔不已、莫诺对耗散结构论的哲学抨击等。从多个维度分析导致这些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揭示科学认识和科学发展过程的高度复杂性,有助于读者对科学的全面理解。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端)

    186.大哉数学之为用: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发掘演绎传统数学问题、通俗解析数学原理、介绍学习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应用数学于生活生产实际等方面的数学普及作品集。全书分三篇,包括27篇文章。致知篇,由浅入深地论述如何理解数学原理,包括杨辉三角、祖冲之圆周率、孙子妙算等具体内容及其拓展,也包括数学归纳法、有限与无限等数学方法及其思想。论学篇,作者以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谆谆诱导在校学生、青年研究者如何学习数学,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论及聪明与学习、天才与积累、学习思考与锲而不舍精神等话题。为用篇,论述数学的实际应用,包括计算矿藏储量、统筹法和优选法等问题的数学表达。书中文章曾引导几代青少年走上数学研究之路。

    (国家教材委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史宁中)

    187.数学家的眼光

    多角度论述数学家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科普作品集。全书分六篇,包括34篇短文。“温故知新”篇,论述数学家如何把鸡兔同笼等日常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正反辉映”篇,论述数学家如何看待变与不变等对立统一概念。“巧思妙解”篇,通过椭圆上的蝴蝶等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论述如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青出于蓝”篇,从圈子里的蚂蚁等有趣问题入手,讲述拓扑学家如何分析问题。“偏题正做”篇,从洗衣服等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导出平均、级数、运动方程等数学表达方法。“见微知著”篇,通过各种无穷小量阐述极限和微积分的思想。作为普及数学方法论的生动读物,有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国家教材委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史宁中)

    188.美丽的化学结构

    用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展示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和生物大分子结构之美的科普图书。分历史、欣赏和注释3部分。历史部分展示化学结构研究史上10个阶段的标志性图例,包括炼丹术符号、原子结构、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分子结构、聚合物结构、生物大分子结构、纳米粒子、碳纳米结构、表面原子结构。欣赏部分呈现用计算机图形学手段原创的58种化学结构,包括三维动画技术创作的动画静帧。注释部分解释58种化学结构的含义。有化学基础知识者可结合化学结构的认识进程和科学意义,欣赏化学结构的对称和炫酷之美,感受计算机三维绘图和动画创作的魅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任定成)

    189.漫步中国星空

    以《步天歌》为线索,结合中西对照星图,帮助读者仰望星空,认识中国传统星象,并通过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呈现星空知识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国古人通过对星空的观测和传统文化认识,采用独特的“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官体系来为恒星命名。不同于多数基于外国传教士修饰过的清代中国星象体系所做的中西星空图景对照,作者基于最具中国传统星象全貌的宋代皇祐星表,通过《步天歌》与现代星图的结合,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星象体系给出了全面和详细的描述,整理出283个星官和1464颗恒星,并将其与目前国际天文界使用的西方星座体系中的恒星做了对照。

    (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朱进)

    190.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

    给即将踏上科研之路的青年学子的建议书。作者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科研经验,从12个方面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提出建议和劝诫。从形成对科学家形象的正确认知到判断自身是否适合从事科学研究,从科研课题的选择到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从如何正确对待科学中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到如何处理好与长辈学者的关系,从认识才华和年龄优劣势到正确对待行政管理人员,等等,对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数十年的科研经验与感悟,针对初入科学研究之门所遇到的问题,给出应对策略。内容贴近实际,语言朴实,逻辑清晰,要点明确,是一本引导青年研究者成长为真正科学家的指南。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王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报 主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的2020书单     下一篇:不为学,何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