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凝神抓德育 谱写教育新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长期以来,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谨遵“明礼修德 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带来学校的新气象,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独立、仁爱、自主、自信,知国情、行正道,知乡情、行仁道,知亲情、行孝道,知德情、行厚道,知友情、行善道,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强者。德智体美劳,德字当头,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只有不忘抓德育,才能让德育和教学并驾齐驱,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解比较全面具体,所以,教师是学生进行德育的极佳人选,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打好入校德育的基础期

    由于学校新生的年龄一般都处在十三四岁,属于青春发育期,这些学生不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社会交往都还处在叛逆期。因此,学校在这一年的德育上,主要在“修补过去,重塑未来”上狠下功夫。争取让这些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争取让他们早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自我评价。

    把握承上启下关键期

    初二年级是初中四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学校在初一的德育基础上,在初二时重点巩固了养成教育的成果,继续加强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要懂得担起责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引导学生扩大交流对象,学会交往,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责任感,学习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

    掌握实现理想的冲刺期

    学校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应对中考压力、全力冲刺中考的同时,及时在德育方面进行有效疏导。首先,使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其次,进行主人翁教育,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再其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审美情趣的健康,让学生的精力不能只放在学习上,要注意自己全方位健康的发展;最后,进行回报教育,通过回报教育,达到使学生热爱母校、热爱父母、热爱老师的目的。

    寓德育于班级制度之中

    学校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学生管理条例、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等,将学生中不符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行为,引导控制在符合学生行为规范以内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都有明文规定,违反了就要受到教育和处罚。

    寓德育于细节之中

    细节决定成败,德育更是如此。在具体教学中,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主要从以下几个细节之中抓住时机:1.当学生走下坡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并给予信任,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行为习惯;2.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或有意义节日来临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如利用“老人节”等节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进行爱心教育;3.当学生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万念俱灰”时,通过谈心、调查等方法帮助学生查找原因,或者利用名人事例鼓励学生要有不怕困难和挫折、勇敢面对、充满自信的乐观态度。

    寓德育于教师的个人修养之中

    如何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深刻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时刻提醒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自己做到。因为教师只有具有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才能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道德行为规范,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把个人道德的修养作为一个人一生的起点任务,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德育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意义深远的工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名教师都会严格要求自己、齐心协力,一起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孙英丽 孙志杰 车利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