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2-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盘点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就2021年教育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代表教育部党组作工作报告,讲三方面意见。

    一、全面总结回顾2020年的工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形势错综复杂,给教育系统带来了一场大考、连环考。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付出艰苦努力,扛过了大疫大考,经受了大风大浪,交出了优异答卷。这一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教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推动中国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疫情是一年来我们最深刻的集体记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反应,果断行动,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名在校生、2200多万名教职工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教育系统1.4万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驰援湖北抗疫一线,有关高校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奋力攻关。成功开展世界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史无前例、世无前例。及时调整高考时间,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确保考试安全,打了一个漂亮仗。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百日冲刺”行动,推出超常规措施。特殊时期,特殊措施,特殊战果,非常不易。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秋季学期全面开学、正常开学、安全开学,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孩子们又回到充满生机的校园。坚持外防输入,落实“双稳”方针,维护海外留学人员健康安全。一年来,教育系统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稳住了阵地,历练了队伍,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广大教师以最快速度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带领学生进行长达几个月的“云端”学习,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担当,这是创造了历史的壮举!“90后”“00后”在抗疫中的表现非常亮眼,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青年是充满希望、可堪大任的一代!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大课,广大师生接受了深刻思想洗礼,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二是教育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教育系统尽锐出战,部党组成员对口联系52个未摘帽县,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建立了控辍保学长效机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积极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通过教育迎来了美好生活,探索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出色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没有辜负党中央的重托,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没有辜负广大师生的辛苦,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蓝图更加清晰,制度更加完备,成效更加明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分阶段组织编写学生读本,出版使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广大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建党“百年行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教育系统连续多年保持总体稳定。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年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我和我的学校”“90后·到”“我们都是收信人@大接龙”、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等活动。出台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育、美育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朝气蓬勃、更为向善向美。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是教育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中央出台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解决“五唯”顽瘴痼疾开出药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充分肯定。规范高校SCI论文、人才称号使用,印发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破除“唯论文”“唯帽子”不良导向。北京等4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首次新高考平稳落地。努力建设技能型社会,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山东、甘肃、江西以及苏锡常等省市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抢抓疫情催生的新机遇,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深化医教协同。中央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为全面推开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四分之一的独立学院完成转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公民同招”。发布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改革意见,探索和丰富各类督导监测评价手段,不断强化督导“长牙齿”效应。

    新中国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顺利召开,印发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文件,卓越研究生教育建设全面启动。印发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意见,首次出台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意见,首次就教育惩戒问题制定发布规章。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应用,师生群众“不用跑”就获得更多便捷服务。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开放的主动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出台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文件,打造开放高地,扩大国际空间。主动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宣介我国教育系统抗疫经验和我国优质线上资源,召开2020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首届世界慕课大会,“云”上开展教育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教育治理,开创了对外开放新局面。

    五是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得到重大提升。啃下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这块硬骨头,增加普惠性学位超过400万个。全国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高职扩招任务连续两年完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别是推普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80.72%。“强基计划”开局良好,本科“双万计划”、高校科研“珠峰计划”等顺利开展,“四个回归”理念得到普遍认同。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果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以“四点一线一面”为引领的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形势下依然保障教育优先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八年保持4%以上,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目标。

    事非经过不知难。非凡之年取得非凡成就,十分不易、成之惟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各级教育普及程度都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改革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在教育事业伟大成就的背后,无数倾情投入、担当作为的个人和集体让我们感动和自豪,无数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故事让我们铭记于心。不断奋进的工作作风,是中国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继续扬帆破浪、爬坡过坎、逐梦前行。

    2016年7月以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部党组对教育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提出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五个抓”,部署实施“奋进之笔”、建设“奋进之部”、培育“奋进文化”,形成“奋进三部曲”。特别强调践行“一线规则”并作出基本制度安排,把干部压到一线去,让干部在一线中熟悉情况,在一线中找到解题的“钥匙”,在一线中磨砺成长。主旋律不要轻易变,焦点不要轻易调,近五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以上战略策划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要长期坚持。

    二、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交汇期召开的一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全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指导“十四五”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个根本”体现了党中央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不断升华,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科学指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