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独具特色的优质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陶继新论道名校系列之三十三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异军突起之时,教育也已展翅飞翔。而位于这个新区的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以下简称“海军中学”),尽管诞生不足两年时间,却以其大格局、有特色、高质量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它拥有一般学校很难具备的海军元素,且又在培育英才方面孜孜以求,所以,很快赢得了希望孩子受到优质教育之士的青睐。

    笔者于海军中学走访一天多的时间里,在情不自禁地啧啧称道其气势恢宏的现代建筑与一流设施的时候,也走近学校领导和教师,并被荡漾于他们心中的教育情怀所感动。

“海军”校名注入拥军情怀

    一所民办学校能够以“海军”命名与筹建,其中的渊源必定非同一般。

    2014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决定拿出两个镇的土地,打造一个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正在这时,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启德未来教育集团来到西海岸,意在打造一所寄宿制、小班化优质绿色精品学校。当他们得知相关诉求时,感到这恰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不谋而合。

    因此,学校便由古镇口示范区牵头向海军总部发函,经军地主管部门签批命名“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还邀请到海军魏金山老将军为其题名。而这所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立志一定要办成一所让官兵满意、让党和国家放心的优质精品学校。

    要想真正办一所高品质的海军中学,就需要具有一种深深的爱军情怀。

    2019年初,学校启动开学准备工作,助力国防建设的初心一直萦绕在主创人员的心中,他们主动提出优先解决部队的“三后”问题,从军人后代(孩子教育问题)到军人后院(军嫂工作问题),再到军人后路(转业军人就业问题),全方位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

    优先解决海军后代——孩子教育问题

    目前孩子上学,不要说发达城市青岛,就是塞外边疆,也早已不成问题。不过,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求却一直是水涨船高,在某些地方,还成了十分稀缺的资源。

    解决海军子女上学的问题,不是有学上的问题,而是要上好学的问题。

    那么,海军子女进入这所学校,他们及其家长的感受如何呢?

    军嫂李洁的女儿王泓懿在二年级上半学期时,海军中学(附设小学部、十二年一贯制)开始对外招生,承诺学生可以一日三餐寄宿于学校,且对现役海军子女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的优惠。李洁认为,非有军民情怀者,是不可能有着如此高境界与大胸怀的。

    但也有人质疑,一所刚刚起步的民办学校,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吗?

    为此,2019年6月,李洁带着女儿参加了海军中学的一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品质。尤其是女儿参加面试回来之后表现得异常兴奋,情不自禁地向妈妈谈起她的感受——老师个个都很和善,刚一见面,自己就喜欢上了他们。她说,面试老师问她到这所学校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没想到她这么小的年龄回答的竟然是“公平”二字。因为她在此前的学校有过不止一次的不公平待遇。虽然面试时间很短,可她感到走进海军中学,一定会受到公平待遇的。

    何止于公平!

    2019年9月1日王泓懿上三年级的时候,成为海军中学首批创校生,一个班里只有20个学生,却有两个班主任和一个生活老师。于是,她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开始了新的学习与生活。

    一年半时间过得好像比以前快了很多,尤其让李洁高兴的是,女儿身心越来越健康,以前少言寡语甚至闷闷不乐的女儿,变得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了。

    优先解决海军后院——军嫂工作问题

    孩子在海军中学就读,如果妈妈也能在这所学校工作,会给海军官兵的家庭增添更多的幸福,海军中学规定:同等条件下,学校优先录用驻地海军官兵家属。

    在女儿进入海军中学的同时,军嫂李洁也成了这所学校的工作人员。她的丈夫是一名作战部队的年轻舰长,结婚12年来,为了国防事业,夫妻两人聚少离多。自从进入海军中学,那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操持家务、孝敬老人和照顾孩子的多重合一的重负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在言谈话语之间,她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海军中学的感激之情。

    优先解决海军后路——退役军人就业问题

    海军中学还将优先解决转业军人的就业问题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总教官邵军,原来在海军是一位优秀的团职干部。2018年转业,他选择了自主择业。海军中学的军校模式,让邵军更有了用武之地。参加过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在海军潜艇学院学到了很多前沿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副过硬的身体与非凡的武功,他将这些转化为学校“军校模式”课程中的一部分,既培养学生军人般的行为习惯,还将军事知识和伟人故事带给学生,端正他们的三观。

    卢董事长很高兴地说,现在有112名驻地海军官兵子女在学校就读,22名军嫂和17名退役军人在学校各个岗位就职,学校在解决海军“三后”问题的同时,他们也对海军中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海军中学得到了海军官兵及其家属之心,自然也就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同时,他们以其卓越的表现,又让海军中学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精神光芒。

先进理念彰显教育大爱

    海军中学总校长刘金水说,他特别欣赏董事长确立的办学理念:“自己孩子的学校,孩子自己的学校。”

    是的,这是一个很有品位且饱含着温情的办学理念。

    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海军中学办学理念自提出之日起,就有了与之相应的行动。

    自己孩子的学校

    在被问及什么是“自己孩子的学校”时,教师们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不少低年级学生习惯了睡在父母身边,初住学校宿舍,往往缺少安全感,久久不能入睡,有时睡醒还会惊叫起来。为此,海军中学的学生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都有生活教师全程陪伴,做到了24小时呵护,360°关爱。有一名离异家庭的学生,周末父母双方都没有来接,生活教师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父母的责任,让他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另一种母爱的温馨与美好。被问及会不会因此感到格外辛苦时,教师们的回答让人为之动容:“学校就是一个家,学生就是这个家庭的孩子,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啊!”

    “仁者爱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体现。

    2021年春节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部门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8封信,28颗爱的种子》的文章,随即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学生家长,对这个为自己班全体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的海军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惠玲热议并赞叹不已。《孩子,我希望你的善良带点光芒》《希望你像风一样自由》《内心清醒的女生最优雅》……当学生第一眼看到书信题目的时候,就有了心灵的相契与阅读的欲望。28封信,洋洋洒洒4万余字,不但洋溢着对学生的深爱之情,也有的放矢地解决了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在笔者走访李惠玲之前不久,她的班里又来了两位新学生,当然,她也为他们各写了一封信,所以,现在已经不是28封,而是30封,当然以后更加不会止步于这些数字。而这些,既会继续记载着她的爱以及学生的成长,也会成为海军中学众多精神产品的一个部分,闪烁出熠熠的光彩。

    海军中学的每一名教师都像李惠玲一样,真心地爱着学生,用爱温暖着学生的心,让他们触摸到爱的琴键,并在心里唱起了爱之歌,这样,爱才真正有了它的意义。

    孩子在家里,会拥有父母的爱,而在学校里,因有了教师,也就有了另一种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师爱之美。

    孩子自己的学校

    和“自己孩子的学校”相映成趣的“孩子自己的学校”的理念,也有着“知者行之始”之妙。

    在海军中学见到学生的时候,他们个个笑得灿烂。问其何以拥有如此之好的心理状态时,他们的回答是:“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啊!”有的学生进一步补充道:“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啊!”

    正因为是自己的学校,学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的主人。教学中,师生成了学习共同体,学生成了阅读、思考、探究的主人。学生见到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不但不会提心吊胆,反而如见亲人,感到特别亲近与温馨。学生有了意见建议,便毫无顾虑地向教师陈述,不仅会被教师采纳,还会受到表扬。即使学生偶尔犯了错误,教师也不会声色俱厉地予以谴责,而是循循善诱地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知错就改。如果有哪个学生某次考试成绩不佳,不但不会被教师另眼相看,反而会受到“特殊待遇”——无偿的辅导,由此激发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

    教师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与自强意识。只要学生能干的事情,便放权于他们。即使干得不太理想甚至遭遇失败,教师也会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研究如何反败为胜。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也锻炼了他们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精神。因为这里是海军中学,海军将士就是英勇无畏的。学生从进入这所学校不久就知道,他们就读的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海军中学,从小就要向海军将士学习,更好地铸造自己的精神品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