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中的“长理”科技力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视察时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

    时隔10个月,此时的吉林大地农忙正酣,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白山黑水间激荡回响。

    在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中,推广“免耕”成为必然之举。“免耕”要求不翻动表土,并在地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实施开沟、精准落籽、精量施肥、埋沟的智慧农机,是实现免耕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吉林省四平市,一台台播种机在田间呼啸往来,拖拉机时快时慢、停停走走,扒开土,种子的间距却分毫不差。在玻璃城子镇海丰刘村,村民丁品祥介绍说,春节前,他就已经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盘算出了种子、化肥的投入成本,预估今年的收成,“种子用量跟我估计的几乎一模一样。按去年的价格,今年能挣4万多块钱”。在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张学武在自家的院子里掏出手机,5公里之外的玉米播种情况尽收眼底。“照这个速度,最多再有两天,就都种完了。”张学武说。

    他们都是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智能免耕农机的用户,免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

    4月下旬以来,2万多台装有长春理工大学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智能设备的康达免耕农机,在东北大地轰鸣作业。在创新中心产品研发实验室的智慧云屏上,农机总量、各地区农机数量、工作农机数、待机农机数、异常农机数等一目了然。今年,使用康达设备进行免耕播种的面积突破了600万亩。

    每到农耕季,创新中心教师杨宏伟的工作就是坐在屏幕前,时刻关注免耕播种设备的总体运行状态,并及时协调解决设备故障。杨宏伟说:“设备几乎没出过问题,大多都是操作失误造成的,连接视频指导一下,差不多都能解决。再不行,就立马过去一趟。”如此服务,让农机用户对长春理工大学越来越认可。

    2009年,康达总经理杨铁成下决心搞智慧农机,他找到了现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时任该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的杨华民。不到5分钟的交谈,杨华民就给他吃了定心丸:“没问题,我们能做!”随即叫来杨宏伟,当场进行了对接。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作为免耕作业的倡导者和推广人,杨铁成直言:“康达和长春理工大学联手开创了播种机械智能化的先河。没有智能系统,免耕不会普及得这么好。”

    2010年2月,首款设备正式配装,智能播种机三年内销量翻了两番。2017年、2020年,第二代、第三代设备相继投产,康达总销量突破2万台,在免耕农机市场的占有率突破70%,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内龙头。丁品祥说:“不用总翻地,地也有劲儿。种子、化肥一点儿不糟践(浪费),产量还上来了。”随着康达和长春理工大学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成了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十几年间,杨铁成对长春理工大学始终情有独钟。杨铁成坦言,长春理工大学跟康达合作不是为了钱,这种精神征服了自己。对于长春理工大学而言,搞智慧农机并不划算:一台设备不过两三百元的利润,再刨去后续的跟踪服务投入,远不及其他项目来得实在。但他们不但搞了,而且一搞就是十多年。

    杨华民说,长春理工大学是“兵工七子”之一,骨子里的军工血脉,让求真务实、为国担当成为学校的鲜明气质。黑土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大事,学校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