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建工作新模式 打牢办学基本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厦门一中与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双方确定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训基地”

    新时代的中学基层党组织,如何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如何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办学治校相结合,适应学校发展,推动学校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近年来,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用党建引领和驱动学校发展,在这方面取得了实践经验。

    厦门一中创办于1906年,历史底蕴丰厚,是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党建品牌

    点燃典型示范的亮色

    学校党委按上级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要求,凝练出“13311”党建工作模式,确保全面提升党建质量,引领学校发展。

    “13311”党建工作模式,即: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三个党建工作平台,三个全员参与,一个党建品牌,一个全国文明创建成果。“13311”工作模式是学校党建工作的显著特征,其具体含义如下: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就是建设中共厦门一中委员会这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三个党建工作平台,就是积极参与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积极参与全市教育系统深化三项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创建品牌特色活动。三个全员参与,就是全员参与党建、全员参与德育、全员参与维稳。一个党建品牌,就是不断提升学校“党员名师助你行”党建活动品牌。一个全国文明创建成果,就是创建并致力于长期保持“全国文明校园”荣誉。

    在“13311”党建工作模式的主导下,学校形成一系列党建品牌。学校党委的“党员名师助你行”品牌,曾荣获厦门市十佳党建品牌之首。初中第二党支部创建和培育的党建品牌“匠心烛韵”,被评为“优秀党建品牌”,并在帮扶民办校(厦门火炬学校)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中数学党支部的“小课堂大舞台”品牌立足岗位,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发挥党员教师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态度。近年来,7个党支部被评为市级或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仅有的党建规划课题“中学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顺利结题。

    党员教师

    在提升育人本领中践行使命担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队伍的素养水平至关重要,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有内在规律。那么如何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指向性的发展平台、发展层级、发展路径,增强内驱力就成为教师培养工作的必然逻辑。

    学校党委积极创新培养方式,努力搭建发展平台,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出“面上普及、分层推进、团队领先、整体发展”的教师发展目标,并做到分层落实。

    一是分层分类明确目标。对教龄在一到三年的新教师,从“应知应会”着手,确保他们明确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对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骨干教师,确定为发展性培养阶段,要求他们要制定3年自我发展规划书,分析自身的现状、优势和不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等。而年龄35周岁以上则确定为成就性培养阶段,让他们在成熟的基础上,向着获得成就的方向发展,向着名师的目标不断前进。

    二是坚持以老带新结对子。充分发挥学校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要求已获得省市骨干称号的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开展“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要求从师德师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务素养上,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比武竞赛搭台子。定期开展教师技能比赛,创造机会让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比赛,让他们各显其能,各领风骚。现在,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主力军,在历届省市各类教师业务竞赛中屡获佳绩。截止2020年,全校已有29人在福建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在2020年厦门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学校14名教师荣获一等奖,其中10名教师获一等奖之冠,居全市之首,其中党员教师有7人,荣获特等奖的3名教师均为党员。9名党员教师的课例获评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

    学校党建平台成就了一批党员名师。2019年党委副书记张南峰被市政府部门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党委委员谢凯灵副校长被市政府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名师许桂芬被确认为福建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学校3人被确认为省教学名师,其中2人是党员;5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其中有3名党员。

    2021年3月,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揭晓了2020年度优秀出版物、出版人评选结果。由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党员名师以及厦门市钟斌名师工作室成员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名师语文荟’系列微课”获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20年度数字好产品。这一成果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党员教师刘慧芳老师的宣讲视频《星空下的追梦人》及其指导的朗诵作品《正气歌》,也被推荐上了“学习强国”福建平台。

    立德树人

    红色引擎 启智润心

    厦门一中秉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红色引擎启智润心”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文化养德、实践悟德、家校赋德、阵地育德、榜样树德、校社立德等六大模式,在德育工作上取得丰硕成果。厦门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陈文强撰写的《以六大模式培育时代新人》在《人民教育》2021年第9期全文刊发。

    一是红色文化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扎实开展红色革命教育,依托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嘉庚精神”,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以历史题材情景剧表演、爱国影片配音剧表演、爱国主题快闪书签发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党委党校培育学生精英。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可能入党,但是厦门一中党委党校的学生培训班至今已坚持开办了23期,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党委党校校长,坚持亲自上开班第一讲“党性修养与尊崇党章”,学校其他党委委员都要轮流为党委党校上党课。讲述的内容包括党史、党章、基层党组织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委党校还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比如时事课堂、“发现我身边的好党员”征文和座谈会、参加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些课程促进学员们思想上入党,更激励学员从行动上入党。

    三是实践中感悟,铸就知行合一的品质。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厦门一中学生发展手册》,建立了有学校特色的“壹·我”学生发展系统,对活动发起、主题内容、报名参与、过程评价、材料审核、学分认定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规范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厦门华侨博物馆、陈嘉庚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等场馆,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是家校一体化育人,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学校通过家校一体的育人模式,让家长有参与感、收获感。学校开展了系列家校互动活动,如在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开学第一课开展理想教育、在三八妇女节和重阳节开展感恩教育等亲子活动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在家长的配合下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学校形成了五大办学特色。一是构建课程文化,促成多样化发展。二是以“全方位育人”为途径,打造鲜明“大德育”特色。三是建设综合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四是弘扬主流价值,丰富人才培养的文化载体。五是培养领军人物,寻找特色教育和精英教育契合点。近年来,学校建设了226门特色校本课程,打造了生物与环境科学教育基地、科技发明示范基地、机器人工作室、航模基地等学校创新工作四大亮点。

    此外,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建设开创了“一中速度”和“一中效率”,现有初高中共54个教学班,将建成90个班规模的完全中学。开办之初就注重党建工作,根据海沧校区的实际情况组建了5个支部,同步规范建设党员活动室,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与思明校区按统一要求规范开展各项党建活动。短短3年时间,以党建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学校党委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牢记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将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提高,党员的责任感明显提升,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展现,群众的认可度明显提升,党建之花正在“怒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所办学历史达115年的老校,正朝着建设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品牌学校坚实前行,引领潮流。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 张南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