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改革奋进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首要的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育人体系的‘红线’,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在全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现场交流会上表示。

    书院制教育通过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通识教育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通过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融合彼此之间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而言之,学院‘管’学生智商,书院‘管’学生情商。”交流会现场,一位高校负责人说。

    去年,河南省确定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和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4所首批书院制育人模式试点高校。4所学校大胆探索、先试先行,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推向纵深。

    “我们把书院建成了课外培养的示范区、文化育人的试验区、合作学习的拓展区、师生共享的新社区,构建了思想道德、社会适应、思想表达、创新思维、领导策划五大培养模块,建立了师生共同成长体,形成了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宋书中说。

    郑州西亚斯学院有9个各具特色的住宿书院,覆盖全校3万余名学生,已形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住宿书院群落。

    如今,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从首批4所试点校正逐步扩大到“双一流”、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

    “抓住了育人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和主线。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知识技能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加快构建互促并重、相互融合的‘双轨育人’体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回归人的全面发展。”江凌说。

    (河南报道组成员 本报记者 吕同舟 刘肖 高毅哲 张利军 刘钰 杨文怿 李柯 统稿:本报记者 张利军)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