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N个学校当作一个学校来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杨世臣校长课间和学生在悦读空间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让学在官府移至学在民间,让不少以前根本不能入学者圆了入学的梦想。

    目前,孩子入学难的问题早已解决,可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于是,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即通过优质学校携手一般甚至薄弱学校,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教育集团所实施的“2—3—12—1—1”工程(2个目标、3个机构、12个共享、1个特色、1个评价),为优质均衡实施集团化办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杨世臣,现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他出生于偏僻乡村,20岁中师毕业即回母校乡村中学任教,30岁任中学校长,34岁任中心学校校长,38岁任临淄区金茵小学书记、校长,47岁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青岛。从区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到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从区优秀校长、市优秀校长到首届齐鲁名校长、全国第十届创新名校长、全国第三届好校长,成长为“山东省省定贫困村小学校长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首批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基地导师。

    2个目标

    “2”是确定2个目标,即育人目标和集团化办学目标。

    双语小学教育集团由双语小学、星光岛小学和五台山西路小学3所公办学校组成,它们的创办时间、地理位置、师资生源等各不相同,要想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共同的育人目标和集团化办学目标。

    所谓育人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厚德乐学、自主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和悦少年;所谓集团化办学目标,就是把学校都办成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有名的学校。

    显然,这是两个相当高的目标,可是,恰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办学何尝不是如此?况且,杨世臣校长在淄博市临淄区一个乡村薄弱学校担任校长之初,就提出“让学校崛起”的口号。开始的时候,人们多持怀疑态度,后来,他的雄心壮志和实际行动,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杨世臣校长来到青岛后,5年间创办了3所学校,而且制定的目标也让人充满希望地看到了壮丽的前景。

    3个机构

    “3”是推进这项工程的3个机构,即和悦党总支、和悦理事会、和悦集团化办学专班,用它们保障集团行稳致远。

    和悦党总支是这3个机构的灵魂,是集团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指挥所。作为党总支书记的杨世臣,牢牢抓住办学方向,带领着总支成员,引领着学校稳健而又高效地发展。

    和悦理事会是一个决策机构,由各校执行校长、副校长、社区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既和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又充分调动了学校内外有关各方的积极性。

    办学专班由副校长和校长助理组织,专门负责集团各项政策尤其是重大决策的推进与落实,每周开一次会,研究每项工作各有哪些人负责、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和总结汇报等,从而保障了集团各项决策落地有声。

    杨校长认为,这3个机构在加强集团融合为一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为集团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2个共享

    “12”是集团中的3所学校共享的文化、校长、干部教师、课程、课堂等12个资源。

    双语小学教育集团是融合型的,各个方面的资源与成果的“版权”统归集团所有,“旗下”的每所学校都可以享用。同时,集团倡导创新,当某学校有了成功的探索实践,很快就会升华成集团的共有资源,让集团充满发展活力。

    1.党建共享

    集团以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建为统领,各党支部协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发展。建立3校党务工作联合体,以日常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评价与定期党员的述职和评价为抓手,充分实现党建工作效益。

    杨校长说,党建工作向全体教师释放出一个信号:努力向上,积极作为,争取早日进入这个先进的阵营,从而在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政治生命也绽放出光芒。

    2.校长共享

    杨校长在心平气和、静水流深的心底,一直澎湃着激情与理想。他的人生经历也给了他很多启示:一个人的生命走向应当是由自己来决定的;给自己定下一个高远的目标,且为之奋争不止,就有可能跨向辉煌的成功殿堂,从而让生命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他也希望双语小学教育集团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将宝贵经验共享于集团里的所有干部、教师和学生,让他们也持续发展,不断超越,从而取得更大成就。

    3.文化共享

    文化具有无形和有形两种形态,对教师、学生乃至家长产生着重要影响。杨校长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带领干部与教师,及时出台和悦集团各个方面的标准和流程,并构建了3所学校共享的和悦文化。

    对于何谓和悦,杨校长有着言简意赅的解说——

    和,相应也,源于《说文解字》。同时,它又有融和、和谐之义,而且《论语》中还有“礼之用,和为贵”的经典之语,又让“和”有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美。

    悦,高兴,愉悦,幸福也。《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说”即“悦”也,有心中愉悦之美。如此喜乐与愉悦,当然也就有幸福的美感。

    杨校长将“和悦”合二为一,则有了因和而悦、和而达悦的意义。

    他给和悦教育作出如下定义——和悦教育是以和谐愉悦、润泽心灵、幸福人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引领学生、教师和家长追求快乐幸福的教育,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他进一步解说了和悦的4个理念:一是自我——身心和融,悦纳自我,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平和的心境;二是他人——为人和善,悦纳他人,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幸福的校园;三是社会——社会和谐,悦纳社会,形成优质的地域文化,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四是自然——自然和美,悦纳自然,让人栖居于美丽的乡土、大好的河山上。

    有了如此的和悦教育理念,精神文化其他的重要元素也就有了很高的品位。比如杨校长将“读好书 做好人”作为集团的校训,在他看来,好书之中不但充满智慧,而且也有真善美的思想在流淌,读得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升华生命的境界,不但让自己享受生活与工作之美,也会为他人、学校乃至社会作出贡献。

    教风“爱生乐业”则言短而意丰,因为爱是教育者必备的品质,不然,就称不上教育。不过,杨校长认为,这里的爱除了内在精神之美之外,还蕴含着智慧之妙,即为师者还要会爱。父母之爱孩子是天性使然,可是,有的孩子却感受不到这种人性之美,因为父母的爱有的时候会错位,而教师心有爱而行之错位者亦非个例,所以,杨校长要求教师心有大爱的时候,还要研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以至让学生的爱也回馈出一道爱的光芒。

    “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意蕴丰厚。如果说由教师之教转化为学生之学是一个学习上的重大突破,那么,乐学则是学习的至高境界。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乐学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学习重要,思考同样重要。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善思”之重要。自主学习不是外力的逼迫,而是生命内在的渴求。所以,美国杰夫·佩第《循证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中说:“实验表明,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非教师的讲解。”用自主作为学风内容之一,可见其意义的深远。合作中的学习不只是高效的,还在锻造着“成人之美”的品质和合作共进的精神。双语小学教育集团是教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没有合作品质的支撑,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精神文化还不仅如此,还有校风、校长寄语、教师誓言等。

    需要说明的是,精神文化不只以文字形态呈现出来,更是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一道风景。如果没有内化与外显,即使再好的精神文本都形同虚设。杨校长带领教师们梳理与总结了和悦教育的精神文化,更让这一文化进驻到了师生的心中,并让他们外化出了一道又一道绚丽的风景。

    和悦文化还有公约文化、物质文化等其他文化,正像精神文化一样,在这里,都因在和悦大文化的背景下,让身在其中的人们生机勃发而又倍感幸福。

    4.师资共享

    杨校长认为,教育集团不是形合而神散,而是形神合一,也就是说,3个学校是一家人,他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一视同仁地对待自己的3个“孩子”,并希望它们都能均衡优质地发展。

    双语小学是这“三兄弟”中的老大,建校6年多来,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尤其是一批干部和教师已经脱颖而出。所以,杨校长将双语小学部分优秀干部和教师调配到两个兄弟学校,用他的话说,这是干部教师共享。到目前为止,双语小学已经共享到西校区54位教师和星光岛小学6位教师,两所学校的执行校长,也由双语小学共享而来,2020年双语小学的执行校长还被提拔到开发区实验小学担任了校长。到目前为止,双语小学已经共享干部教师75人。这些优秀干部和教师共享到兄弟学校之后,也将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智慧一并带去,带动了学校的发展,让不少跃跃欲试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教师有了学习的榜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