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朵云 唤醒一片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玉回校后,一如往常继续为孩子们上课,陪着孩子们刻苦学习、快乐成长,她的笑靥如花,背后却是步履维艰。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发现,王玉走上教学楼四楼差不多需要十分钟,她走几个台阶就要休息一下。她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但是一进教室,马上绽开笑容给孩子们上课。

    在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六年级学生潘污简获得全校第一名。然而,就在一年前,潘污简的父母是坚决要求她回家干农活的,是王玉和老师们反反复复上门家访做工作才说服了潘污简的父母。因为家里孩子太多顾不过来,潘污简每天到学校时都是散乱的头发和“小花脸”,王玉和老师们就在课间给她洗脸,帮她梳好头、戴上漂亮的发夹,再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回书声琅琅的教室。这温馨的牵手,将引领她摆脱贫困的宿命,走向无限可能的人生。

    大歹小学一天天在变好变美,而王玉的病情一天天在恶化。

    王玉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剩余的生命,留在医院配合治疗,肯定会延长更多;但帮助大歹孩子们却是她最最喜欢的事情。她像一只浴火凤凰,向着月亮山的方向振翅翱翔。

    乘着梦想,陪孩子们看看“山外边”

    “海洋馆的海豚从水里浮起来,还亲了我的脸颊。太神奇了!”说起2020年8月的游学经历,虽然已过去一年时间,潘乃党依然很兴奋。那时,15岁的她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省城,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高楼大厦,第一次去海洋馆,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海豚……太多的第一次让潘乃党知道了王玉老师所说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孩子们哪里知道,与他们一起欢笑的王玉老师,生命只剩最后五个月时光,这盏点亮梦想的灯,正在迸发最后的光亮。

    如果没有王玉和支教老师们一年多的帮扶,潘乃党肯定会像姐姐一样,早早出嫁,每天喂鸡鸭、煮猪食、上山放牛、干各种农活,最后生孩子、带孩子……

    这个“贫困—辍学—文化低—收入低—贫困—下一代继续辍学—继续贫困”的死循环,千年沿袭,让多少双曾经清澈明亮的眼睛最后变得绝望空洞,只能望着远山的朝霞和落日默默流泪。

    激荡全国的脱贫攻坚和教育保障,冲决了这个死循环,改变了“潘乃党们”的人生轨迹。做好大歹小学各项工作的同时,贵州省纪委驻从江扶贫专班、贵州省教育厅驻从江教育专班和南明小学支教团队悄悄谋划着一个走出大山的项目,以游学方式带孩子们看看山外的世界,以内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孩子们的未来。

    2020年1月,孩子们踊跃报名的首次游学却被家长坚决拒绝。部分家长以为游学是把孩子带到城里“卖掉”。老师和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用苗语和汉语反复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终于组织起了16名学生参加游学。

    11日清晨,虽是严寒冬日,王玉和老师们早早地叫孩子们起床,帮他们洗漱、穿衣。孩子们没有身份证,老师们挨个将户口本收集起来,取票、安检、进站、找座位,一步步教孩子们如何乘坐火车……

    虽然匆匆忙忙,但是“梦想的火车”出发了,新世界的大门徐徐开启。三天后,16名孩子带着游学贵州科技馆、钟书阁书店的新奇故事返回大歹,学校和村寨轰动了,原来老师们描述的“山外边”是这样精彩。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王玉发现他们对音乐有浓厚兴趣。于是,大歹小学的第三次游学主题就被确定为“音乐之旅”。经过多方联系,王玉找到了为歌曲《蝴蝶妈妈》谱曲的音乐人张超。听说大山深处的苗族孩子最喜欢唱歌,张超决定为孩子们破例开放录音棚。

    2020年11月,王玉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行走、吃饭、说话这些简单动作都让她倍感吃力,但为了孩子们的音乐梦想,为了16个大歹学生的“音乐之旅”,她强打精神带着大歹娃走进了录音棚。

    当纯净如都柳江水般的童声版《蝴蝶妈妈》唱响,现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沉浸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越来越虚弱的王玉强撑着身体,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妈妈在风雨中用尽最后的力气,呵护着孩子们的梦想一路向前,能走多远就是多远。

    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王玉和支教老师们奉献的爱心唤醒了“沉睡”的苗寨和孩子们向上向前的勇气与力量,点燃了大山深处知识和文明的“星星之火”。

    (本版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