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以创新求突破 打造实验教学新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优化“可持续” 助力“新赋能”

    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之初,湖北经济学院就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发展规划处、党委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研究生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等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实验教学中心的转型改革进程,助推经管类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给予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必要的“实验特区”政策进行鼓励扶持,教学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等方面创新设计修订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实验教学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分类管理、人才引进与校内调转、定岗考核、绩效工资等人事分配制度,以及教学管理和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倾斜。

    各学院按照学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结合各个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建设要求,全面规划实验教学的内容建设,构建和完善与理论教学配套的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并通过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教材讲义等基础建设,创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的专业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和课程体系。

    以转型改革为突破口,实验教学中心的定位进一步明晰,即将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实体。通过主抓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两条线,着力打造跨专业实验教学团队、专业实验教学团队与实验和辅助实验教学团队3支队伍,理顺实验教学中心与职能部门、院系、专业实验室、科研服务的关系。

    在学校的统筹支撑之下,实验教学中心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技术保障条件的建设力度,完善、更新、新建学校实验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加强“人工智能+”趋势下实验教学新技术的应用建设,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文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为了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使用效益,实验教学中心以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为突破口,通过专业实验室与跨专业综合实验室相互衔接,软件、硬件与相关教学条件互相匹配,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等形式,搭建更新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鲜明特色的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习平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验实战平台和以赛促学的实验教学实训竞赛平台,有效解决了经管类实验教学“持续创新”的问题,为学校建成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慧库和思想库和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有效赋能。

    运行“新机制” 实现“新效果”

    2020年10月31日,由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主办的第21届全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嘉兴举行,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何慧刚应邀作了题为《转型与创新:湖北经济学院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学校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以来在实践实验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体系设计、制度保障和实施成果等,获得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机制,紧抓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进而实现强化高校办学内涵,全面助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湖北经济学院的实验教学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2018年,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法训练的营销传播策略设计实验”获得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经济管理类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碳市场配额分配及交易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获得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2020年,“碳市场配额分配及交易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等5门实验教学课程,获批为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评价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课程,获批为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本科课程。

    2019年,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学校的工商管理、会计学等11个本科专业开发了跨专业实验教学课程“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在实习内容设计的复杂程度、实验课开设的教学规模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引入超星、钉钉、金蝶K3 Cloud、校友邦等教学和办公平台,使课程架构在时间、空间、人员、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理想配置与完善。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效果,2020年和2021年暑期,实验教学中心跨专业实验教研室通过虚拟教研室的形式组织来自中心内部、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40余名教师,进行了两期3周的集体备课,使参与教师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标准,为课程质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21年秋季,实验教学中心“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课程已覆盖学校29个专业的2000多名学生,占全校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56%以上。共有来自实验教学中心和其他8个学院的54名教师参与授课及课程保障工作。

    2020年,实验教学中心独立开设学分的实验课程数量多达85门,共面向36个专业的13592名本硕学生进行了实验、实践教学,课程总计达到553409人/时数。实验项目资源总数1591个,开设实验项目数464个。

    在全面加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创业实验的同时,实验教学中心还集中力量开展了各类跨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在设计开发、平台建设、教师培训、团队组建、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其中:面向全部经管类专业新开“企业资源计划I(ERPI)”“企业资源计划II(ERPII)”课程,共涉及26个专业45个班级的2100多人;完善“企业沙盘推演(初级)”课程,覆盖2021级40多个专业120多个班级的6000多名新生。

    实验教学的变革,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应用技能的提升效果明显。2020年,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省级奖项10余项;学校电商创业实验室师生在对口支援恩施鹤峰电商扶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商助农保供等实践领域主动作为,贡献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样反哺着实验教学团队研究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获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重点项目一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9项,其中重点规划课题一项、一般规划课题8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自湖北经济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转型改革以来,平均每年有20余所国内外院校前来访问交流。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推广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来强化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湖北经济学院在实践探索财经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不断创新,将实验教学中心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使得实验教学更加体系化、综合化、信息化、多样化且充满人文关怀。

    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长陶前功介绍,学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及相关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在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学校也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电商创业实验室是个承载梦想的大舞台。”学校2020届电商专业毕业生刘念入职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一年时间已完成了3次岗位晋升,并独立带领项目团队,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实验室待了4年,管理和沟通能力都是在那里培养起来的。”

    2020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於重浩说:“通过这一个月的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物流运营,我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质量以及招标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给我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在实习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引起了用人单位的浓厚兴趣,现已被世界500强企业破格录用。

    以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为契机,如今,湖北经济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奋进前行,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汪亮亮 靳洪 毛志斌 易法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