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流开放教育 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开放教育特色发展

    山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刘龙海

    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总体要求,基于学校多年发展经验,山东开放大学确立了“立足特色发展,拓宽办学范围,抓好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

    去年12月更名以来,学校围绕服务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推动学历教育创优提质,紧贴市场、产业、职业需求,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短期灵活教育,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同时,进一步发挥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建设覆盖全省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等研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终身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学校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创新开展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学校依托系统办学优势,统筹整合全省开大(电大)系统优质办学资源,组建了由36支课程教学团队组成的师资队伍,谋划建设山东省基层干部学院,打造311个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基层干部学院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立足新发展阶段,山东开放大学将充分发挥体系办学的特色优势,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用新发展理念贯穿现代大学治理全过程,进一步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着力构建高效的办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优质教育体系,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健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改革再出发,彰显开放大学价值

    江西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平槐

    把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项功能有机融合在一起,是开放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开放大学应该基于此彰显自身的独特办学价值,并在开放教育系统内乃至全社会促成共识,自觉维护和建设。

    首先,要练好“价值显著”的“内功”。一是提高历史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聚系统内外的凝聚力,孕育从内向外突破的生命力;二是从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结构调整方面解放和发展办学能力,积极探索在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开放教育的新模式。

    其次,聚焦“价值显著”的着力点。聚焦服务发展战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来彰显开放大学的发展价值,充分展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吸引力和办学生命力。

    再次,要搭建“价值显著”的办学体系。一是结合市县转型更名“做加法”,根据市县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状况成立“产业人才学院”;二是推进产教融合,把大学办在企业里;三是推进“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探索“嵌入式”开展老年开放教育,合作共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实验基地。

    改革再出发,江西开放大学提出了3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的主要任务是“强价值”,建设价值显著的江西开放大学;第二个五年“出特色”,建设特色鲜明的江西开放大学;第三个五年“上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江西开放大学。

    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

    浙江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建国

    进入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改革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关口。浙江开放大学立足时代、明确使命,以使命确立目标,以目标指引行动,以层层递进的改革思路和行动逻辑推进建设高质量开放大学。

    首先,提高站位,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按照《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要求,加快浙江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学校在新时代凝练新的办学使命,明确了奋斗目标:到2025年建成浙江特色高水平开放大学体系,成为浙江省终身教育核心支柱、远程开放教育服务中心与省域开放大学创新发展和终身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拉高标杆,在浙江特色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中确立战略思维。坚持“三级统筹、三位一体、三牌联动”的原则,多管齐下,多路并进,夯实开放体系基础,发展开放办学事业,沿着“品质浙开大、智治浙开大、乐学浙开大、共享浙开大、清廉浙开大、幸福浙开大”的发展思路,坚定自信地推进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

    再次,提高水平,在终身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的探索中推进战略行动。面向人人,建好“未来社区”;服务处处,念好教育“山海经”;满足时时,转好“教育魔方”。以新型大学形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浙江模式,实现“入学无障碍、人人有书读、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

    双模办学,融合发展

    厦门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蒋先立

    近年来,厦门开放大学坚持“双模”一体化办学,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协调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在砥砺奋进、转型提升的过程中,学校加强产教融合,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形成办学特色。在助力提升辅警队伍职业化建设水平、帮助在厦职工“求学圆梦”学历提升、助残助学帮助残障人士就业、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方面成效显著。依托学校建立的厦门社区书院,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立足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继续用开放的手段办高职,以高职的资源办好开放大学,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开放教育的重要支撑,促进沟通衔接,在办学模式和特点上再探索,实现同生共长、协调发展,努力建成一所办学性质、办学定位、发展内涵更加明确清晰,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厦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高等院校,为把厦门建设成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提供强大助力。

    服务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

    青岛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锡科

    自去年12月揭牌以来,青岛开放大学把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补齐终身教育领域短板、服务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路径。

    学校主动作为,主要做了以下6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国内领先、省内龙头的干部教育培训平台“青岛干部网络学院”;二是共建乡村振兴学院,把“互联网+”大学办到乡村振兴一线;三是联办青岛市“市长杯”创业城市合伙人·创客邀请赛,服务创业城市建设;四是举办多期涉海高级研修班,打造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海洋教育平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青岛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五是开展为企业服务行动,服务青岛市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战略;六是“加强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推广”项目被列入青岛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

    立足“十四五”办学目标,青岛开放大学确定了“三二一”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即聚焦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老年教育“三大战略”,突出创业教育和海洋教育“两大特色”,加强“一库N网”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发展新格局。

    建设特色学院,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

    宁波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黎群

    宁波开放大学是承担全民终身教育使命的新型高校,目前已实现开放教育办学网络全覆盖、全公办,学校采用系统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已培养26万余名毕业生,700余名在职硕士生、博士生,培训100多万人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三乱治理”,立体式宣传“国开文化”,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采取多元主体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为破解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题,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与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特色学院,先后成立了辅警学院、垃圾分类学院、调解学院、实验学院、家庭教育学院和军民创新学院六大特色学院,针对城市发展中不同领域的终身教育需求,解决各领域的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难题,打造细分的教育品牌,形成了宁波开放教育的创新特色。

    “十四五”期间,宁波开放大学将继续秉持“开放 创新 融合”的办学理念,围绕“创新驱动,建立一流开放大学;转型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战略,探索一流城市开放大学建设的“宁波模式”。

    “一体多元两融合”,塑造高质量协调发展优势

    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 张煌

    南京开放大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秉承“立足地方、服务社会、育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驾齐驱、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融合发展,为南京市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