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县教育何以成为“高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几年前,坐落在玉皇山山脚下的张佳坊学校还是县里最薄弱的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均在全县垫底,换了几任校长都不见起色。

    2019年,黄祝华临危挂帅,兼任学校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张佳坊学校迎来了学校发展史上许多第一次:近10年来第一次举办开学典礼、第一次系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第一次成功申报省级课题……

    黄祝华与学校领导班子一道,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境入手,帮助教师找到研究切入口,协助他们总结研究成果。从过去的不敢申请课题,到如今成功申请10项课题,教师们重新燃起了教研热情。

    与此同时,位于县城的芦溪小学、濂溪中学“牵手”张佳坊学校,“送教下乡”“跟岗学习”“师徒结对”等交流活动,让教师们接受了一次次观念风暴的洗礼。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又一把“金钥匙”。依托山中竹子多的优势,张佳坊学校挖掘竹文化内涵,以“竹之七德”规范师生行为,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竹文化体育项目,开展了竹林写生、竹蔬园种菜等活动,全力打造竹文化育人模式。

    把张佳坊学校打造成农村学校的排头兵,是黄祝华的心愿。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张佳坊学校已获得全县8项荣誉,考入重点高中的比例突破了20%。

    学校办得好不好,老百姓用脚投票。在芦溪,除了随父母打工出去的外,本地的孩子几乎没有外流的。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全覆盖,也在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驾护航。从2017年秋季起,芦溪县陆续建立了5个中小学校和5个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责任片区,建立了县、片、校三级教育督导工作网络,实现了教育监管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责任督学经常推门听课,手把手指导我们如何建设高效课堂,还利用片区教学一体化的优势,为青年教师提供送课交流的机会,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宣风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李曼姿告诉记者,短短几年,青年教师团队就成了宣风镇中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芦溪城乡和校际差距不断缩小,全县小学校际综合差异系数为0.35、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为0.29,大大优于国家标准。

    补短板、扶弱项,在城乡教育均衡稳步提升的同时,在芦溪,不同学段也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并驾齐驱。

    曾经,“入园难”“入园贵”“质量低”是困扰芦溪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难题。如今,学前教育是芦溪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芦溪县委、县政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大力构建农村公办园体系,管扶并举促进民办园普惠性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之路。

    “幼儿园有沙水池、菜地、养殖区等9个户外综合活动区,孩子有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家长陈茜说。优秀的办园质量吸引了很多在县城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把孩子送来这所幼儿园。

    曾经,职业教育教学和实践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如今,芦溪武功山中专结合芦溪建设世界电瓷之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当地工业园区对接,大力开展电瓷专业培训,为地方产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曾经,特殊教育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领域。如今,芦溪把特殊教育办得有声有色。作为“省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芦溪特殊教育学校率先在全省构建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教就读”三位一体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保障机制,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6%。

    “每一名残障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多一分平坦。”在校长刘小清的带领下,学校开设了美术、书法、舞蹈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光是学生的美术作品就荣获了150多项各级各类大奖。

    没有高耸的山峰,也没有低矮的谷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芦溪一直在路上。

    “芦溪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在打造全国教育名县的路上奋楫扬帆、笃定前行。”黎增义坚定地说。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