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厘正的教育思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与洋节日有关的三则教育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是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要求学生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谁过圣诞就处分谁”。二是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三是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对此,舆论的主流声音是,不赞成盲目抵制洋节日,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无须大惊小怪。也有观点指出,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传统节日越来越萎靡不振,年轻一代都不太了解。在我看来,此类抵制过洋节行为背后的教育文化思维方式亟待厘正。

  当前,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必须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毫无疑问,在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大背景下,就教育而言,是需要纠正“去中国化”的。但在这场纠偏“去中国化”的教育变革中,一些核心问题必须要搞清楚,否则就可能会不断出现偏差,甚至出现文明的倒退。

  文化复兴不是复古,不是复辟。文化复兴的核心不是“复”而是“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时代先进文化,创生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这才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既有变化的,又有不变的。生活方式层面的文化是有时代性的。有些文化100年前是先进的,100年后就落伍了,就需要淘汰,再学习一种更先进的文化。民族灵魂意义上的文化则是长期不变的,可以称之为“民族文脉”。生活方式层面的文化的变化是以民族文脉意义上的文化的不变化为前提和驱动的。如果对此缺乏应有的区分,就容易把已经为现代社会所淘汰的古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搬到今天。身穿古人衣服、大行叩拜礼之类的行为多属于此。

  对于抵制洋节的教育禁令而言,我们也许更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传统节日更具吸引力。一方面,“凡是对抗的一定持续”,对于青少年而言,抵制洋节的禁令可能容易激发其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必须提升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如果我们过节的方式只是购物、游玩、唱歌、吃饭,而缺乏亲情的交流、精神的成长、心性的提升,我们的节日就会逐渐失去灵魂,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还需要提醒的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包容。因为包容,所以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所以,抵制洋节的观念与行为本身就偏离了中华文化。

  在纠偏“去中国化”的教育变革中,教育人应肩负的使命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最应该做的是创办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现代教育,让学生享受这样的教育,滋养并绽放其生命。这才是中国教育复兴的根本路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