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坤: 与学生一起走过青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孙振坤,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教师。曾先后获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十大感动人物、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他喜欢抱着吉他与学生一起唱歌;他用镜头记录下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每周出一期班报;他独创性地运用“行为习惯和情商记录表”,让学生把习惯作为一种坚守;他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师生共读11年……12年班主任经历,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着。

  他是江苏省南京市优秀班主任、江宁区教育十大感动人物、竹山中学教师孙振坤。

  让学生“念念不忘”

  孙振坤之所以成为教师,深受父亲影响。同为教师的父亲一直兢兢业业,他严谨又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一直为学生所乐道。尽管教师这一职业,是父亲为自己订制的“规划”,但孙振坤觉得这也算得上考虑了“学情”。他喜欢这份职业,并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做一名公平、公正的教师,努力打造一个和睦的班集体。

  为此,孙振坤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不遗余力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念念不忘’,无论我的学生以后在哪里,成就如何,如果他曾回忆起我们这个班级,并体味到了‘温暖’的情谊,就足够了。”许多家长感谢他对孩子的用心付出,但在孙振坤看来,所谓的付出,都是双向的,“我从学生那里收获的更多”,他说。

  每接手一个新班,孙振坤最看重的就是开学第一节课与毕业最后一节课。开始与结束,是一个过程的两端。“开始时,找对方向,再怎么走,都不会偏差太多;结束时,则要整理好梦想,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因此,为这两节课,孙振坤都要花费数周进行准备。

  第一节课时,孙振坤向新生们展示往届毕业生的奖状:学习进步奖、优秀干部奖……然后告诉大家,请他们选一两张,听——奖状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欢笑,有泪水,更多的是努力与感恩。此前,孙振坤在送走毕业生时,已经做足了功课。他请毕业生为学弟学妹们写下留言与寄语,同时,也请他们用简短的话语来描述自己3年的成长,告诉那些新生家长。

  而对新生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学哥学姐们的梦想纪念册。毕业前夕,孙振坤请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不必“广大”,要具有可“实现性”。接着,他请孩子们站在一面白墙旁边,给每个人拍下一张照片。紧接着的几个夜晚,孙振坤就奋战在电脑前,将孩子们的愿望通过PS进行处理,然后再配上一段勉励的话语。最后将照片塑封,与文字一起贴好。他要送孩子们一份礼物——“梦想成真”。

  当毕业生、家长拿到自己的“梦想成真”时,除了激动落泪,就是要“给孙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记忆被留存下来,传递给新生与新生家长。“新生来到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建立一种与这个集体的联结”,而充满温度的寄语与纪念册,能第一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知。“而家长,其实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孩子初入学,他将面临怎样的学习环境,班主任个性如何,甚至关心这个班级曾经的成绩怎样。这些都是值得理解的”,孙振坤认为:“有人觉得家校关系紧张、难处理,实际上,只要我们互相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天生爱读书

  “学生天生爱读书,就像他们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一样。”在孙振坤看来,如何营造班级阅读氛围,缺少的并不是技巧与方法,而是“信任”。如果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角度从“学生天生爱读书”入手,那么所有的环节都会围绕“激发”进行。一旦教师认为“学生不爱读书”,那么整个设计就会陷入一种引入式的“控制”。这种设计会带给学生一些暗示,那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一旦无法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无论何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方法都无法保证其持久发展。

  围绕“激发”,孙振坤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密字号”行动教学设计。该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水平,量身打造了不同的“秘密任务”。原则上鼓励学生独立行动,但也不排除因任务难度过大,学生自发组成团队的情况。任务执行期为1个月左右,最后班级将利用4个课时的时间分享任务成果,形成读书报告。

  从老师手中接过自己的密令时,学生小天既好奇又担心。

  “首先恭喜你成为本次秘密任务的001号成员。同时在此也向你宣布:从今天开始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你必须秘密执行你的任务,即使代号暴露,你也要死守你的工作任务!你的任务:一是公开潜入江宁区新华书店,搜集该店面每周的书籍销量排行榜,可以进行图片收集。二是对每周的榜单进行分析。语言简短、流畅……”

  看到任务的小天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让我写读后感”。小天不爱读书,但是观察力极强。在孙振坤看来,“与其把他推进书堆里面,不如让他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观观察更有意义”。而小天最后形成的读书报告也令人惊喜,图文并茂,还伴有独到的分析。更让孙振坤欣慰的是,小天说,“有一些书,他想试着读一读”。

  与阅读相辅相成的便是写作。孙振坤每天给学生留下的写作任务是:写一句话。从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句,而周末则从这5句话中选择一句进行扩展,仍旧不限制字数。那么,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由谁来把关审核呢?不是孙振坤,而是《成长周报》编辑部。

  给班级编一份报纸,这样的方式,并不鲜见。“任何方式、方法都只是工具与载体,唯有‘用心’,才能让师生获得成长的机会。”为此,孙振坤特意从淘宝网上订制了《成长周报》编辑部印章。至于报纸的栏目设置、稿件录用、编辑,孙振坤都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一开始,孙振坤并没有完全放手。“虽然这只是一份班报,但我们要尽可能用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角度来编辑。”孙振坤研究了诸多排版软件,也学会了使用PS,最终找到了更适宜于学生编辑的软件和方式。如今两年过去,周报已经“出版”了90多期,学生的稿件更多地走出了这份班报,走向了真正的“媒体”。

  从制度走向精神

  什么是班集体最具生命力的“团队财富”?什么是带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坐标?这是孙振坤经常要问自己的两个问题。余秋雨曾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而班级文化,则是班级所有成员形成的共有价值和信念体系。

  “班级文化的创建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然而制度最终要走向精神,从浅层、外显的物质文化内化成深层的精神文化。”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孙振坤的制度建设可谓“完善”。

  在班级管理中,孙振坤采用部长分管、组内自治的原则,班级分为学习部、生活部、纪律部。对于部长、小组长,孙振坤要求定期进行培训。虽然考评表、评价方式、量化指标都非常明确,但孙振坤仍旧认为“制度代替不了‘人’”。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协调关系,如何处理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训练”,孙振坤说:“虽然我们强调班级自治,但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一个好的制度,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成为‘恶法’。”

  就这样一两个学期下来,孙振坤几乎都“不用”出现在班级里了,有人羡慕他“不要太闲哦”。“但是班级的事情,我依然能够掌握。”原来,在班里的一个抽屉里,放着一台手机。这台手机是孙振坤与班长、各部门及小组负责人联络的工具。日常情况下,各项工作都按部就班,临时有变动或学生有新的创意时,这台手机才派上用场。“尽量少地使用,不要让这台手机变成另一个‘监视’工具。”孙振坤笑着说。

  处处为别人着想,是孙振坤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班级出版的90多期周报,从未动用过班费。有的家长看不过去,想分担一些。但是孙振坤却说:“我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员,我所在乎的不是金钱,而是一种奉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应该有所奉献,我所做的,是我力所能及的。”

  “只想与学生一起走过青春”,送走一批批学生的孙振坤正陪着他们走向青春的彼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