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靠谁来保护在校学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体罚、辱骂、威胁、冷暴力,让校园不再安全。

  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这些触目惊心的细节被曝光时,难以想象是发生在本应平静安全的校园内。陕西吴起发生的高二女生对高一女生施暴的事件,近日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校园安全这个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热点,暴力事件为何在校园频频出现?如何阻挡伸向孩子的“黑手”,还给未成年人一片没有阴霾的天空?

  专家认为,应通过加强安保措施、推动校园安全立法等手段,尽早搭建起行之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打耳光、爆粗口、伤学妹……阳光校园怎频现暴力?

  在陕西吴起的这起学生施暴事件中,多名高二学姐在宿舍内,对多名高一学妹殴打猥亵,甚至持水果刀威胁受害人称,如果将此事告诉老师或家长,就将拍摄的半裸照片外传。

  关于此事件,网络热议的施暴原因是学姐收受商人钱财,胁迫学妹“卖处”遭拒绝。该原因是否真实,相关部门尚未给出答复。记者了解到,在校园安全已成社会敏感神经的今天,该事件的发生让不少人感到震惊。

  另一个“打耳光”事件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就在元旦小长假后的第一天,一则视频在网上热传,几名身穿校服的女生,将一名女生围在屋内,轮流对其打耳光,在短短1分08秒的视频里,被打女生遭11次掌掴,丝毫没有反抗。事后调查发现,该事件发生在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而原因仅仅是被打女生没有穿校裤。

  记者了解到,类似“没有穿校裤”等让人不解的施暴理由并不少见。河南项城一留守儿童因作业未完成,全班2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授意下轮番上前扇耳光;广西武鸣一小学生,因值日时未擦黑板惹老师勃然大怒,被处罚自打嘴巴50次。

  受到伤害的学生事后都对学校、老师或同学产生了恐惧,消除心理阴影并非一朝一夕,部分受害学生的性格、行为都发生了变化,难以融入正常交际。

  有学生对暴力行为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记载在日记之中。一个网名为“小清新”的网友在论坛上晒出其儿子的日记,里面记录了班主任粗暴对待学生的事情,并表示以前活泼开朗的儿子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一问到语文学习他就不由自主地发抖,还多次要求转校。”他认为,儿子言行的变化与班主任的暴力行为有关。

  (下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