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访壶与馈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与友人赴江苏宜兴作竟日之游,颇有收获。

  宜兴古称阳羡,以出产紫砂壶闻名古今。记得20多年前,我曾游学此地,暇时参观了地下溶洞、范蠡洞等胜迹。溶洞内幽曲环萦,柱石林立,千奇百怪,莫可名状;而灯光奇幻,流水淙淙,煞是可喜。依稀记得是一位名叫范娓娓的小姑娘作导游。当时范小姐年过及笄,尽管稚气未退,却也能将范蠡西施之事与洞中景致绾合起来,讲述得曲折有趣,言辞颇为动听。当时激动之余,还请范小姐在我的记事本签了个名儿。要说追星,溯其源头,或许这才是第一次呢。

  晚间宿于宜兴城内,闲逛时被各色造型生动而奇特的紫砂壶所吸引,当即掏出为数不多的纸钞,购置了两把。回去之后,一把为表孝心呈给了父亲,一把留作己用。如今,父亲的那一把早已不知身在何处,而自己留存的这一把,20多年来,随身漂流,过河越江渡海,至今还伴我左右。

  而今,虽说是故地重游,其实很难寻觅残存于记忆里的断垣片瓦了。20多年来,物换星移,作为江南富庶之地的宜兴,变化实在太大。汽车下了高速公路,穿行在城镇之间蜿蜒迂曲的柏油路上,两旁香樟林立,茶树凝翠,绿茵如毡,湖水清冽,幽幽泛着蓝光,着实令人心醉。

  到了市里,首先参观了紫砂壶博物馆。站立在历代制壶大师们的代表作品面前,比较观瞻之下,直教人流连忘返。时大彬、欧正春、陈鸣远、朱可心等名家的各式作品,或以造型古朴取胜,或以制作精细见长,或以舒展硬朗悦目,或以机趣横生夺人……尽管隔了一层橱窗玻璃,只可近观,不能把玩,但也足足地过了一把紫砂壶瘾。

  不过,陈列在博物馆的大师作品,已属阳春白雪,只能作高山仰止观。而当今之名人名壶则不妨随行就市,只要有功夫,有缘分,也有可能淘得一两把的。于是,在友人的陪伴导引之下,走街串户之间,寻觅瞻顾之际,几经品味踅摸,终于把当代名家顾治培先生的“争鸣壶”与高级工艺师蒋琰滨先生的“三足宝鼎壶”,纳入了囊中。后来,千里奔波,坐火车,乘飞机,今天便摆放在了书斋之中,成了案头的清供。

  宜兴一日,始终陪伴左右者为赵先生和王女士夫妇,皆忠厚朴实之人,虽经朋友介绍,萍水相逢,但赤诚相待,一见如故。访壶之余,还联袂乘兴参观了吴冠中先生纪念馆。赵先生对吴冠中画作大为激赏,我则相告:“吴先生不止画好,文笔亦佳。《画眼》一书,先生谈创作经过,述艺术匠心,文字清新,言近旨远,可谓篇篇佳构,字字珠玑。”见我如此评说其家乡人物,赵先生情难自已,相询道:“此书能否借来一阅?”我将赵先生引为知己,岂有不应之理?回到海岛之后,不暇他顾,忙将《画眼》寻来,又将拙著随笔小集《渐远的风雅》签名相赠,以示敬重之意。三日后,赵先生发来短信,云:“收到尊兄寄来两部珍贵藏书,惊喜无限。书上有你亲笔签名与笺注,颇为受用。宜兴匆匆一叙,受教甚丰,还望闲暇常来,聚会畅谈。”原来,我看书有个习惯,心有所感,随手批注于旁侧,是至情的流淌,亦是灵性的闪现。“笺注”之说,盖指此事。只不过于我而言,实乃随意为之,并非刻意圈点耳。

  欣慰之余,忙回复短信一则,邀他前来海岛一聚。短信发出,忽又想起一桩心事:范娓娓小姐若是今天还生活在宜兴,大约与赵先生夫妇为同龄之人,不知他们认识否?——那就等待着下次聚会时再当面询问吧,友谊刚刚开始,有的是机会。

  (作者系海南省海南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在文字里自由呼吸     下一篇:路过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