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脱“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何认识教师的“忙”,如何给教师减负,让他们摆脱“忙”的困境呢?

  我认为,不仅要对教师那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的,甚至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的事务进行减负,而且要给教师“心理减负”、“思想减负”、“心灵减负”,要能够给教师支招,让他们去体会繁杂琐碎工作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让教师内心强大起来,理性、快乐地应对工作与生活。

  那么,有哪些招儿呢?就思想认识而言,应该倡导一种理念——“忙并快乐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待工作中的“忙”。

  “忙”可以是一种人生价值。“忙”意味着一种生命意义,我们被人所需要,承担着使命和责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不可想象那些常常有意无意“被闲置”或者是自觉自愿地“自我闲置”起来的人,他们的生命状态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在一个单位或组织里会是什么角色,会处在一种什么样的位置?

  “忙”还可以是一种职业生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哪个行业不忙?对教师而言,上课教学、管理学生、论文写作,以及学校布置的多项任务,学期末的工作总结……哪一项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如果这些都不做的话,我们还能做什么?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忙”更是一种生命鲜活的姿态。“忙”是一种生命活力的显现和折射,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向上、蓬勃昂扬的姿态。有了这个好的姿态,我们才能进入一种更加丰盈、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生命、生活状态。

  就当下解决问题的技巧而言,我们要打通一个关节——用心才能赢。我校每学期末都要搞教学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如果教师因为事情多而把它当成了一种形式,不用心对待,那么这项活动就会变成一种形式和过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对所有的工作都要用心思谋,精心准备,全力完成。同样的岗位,同样的经历,同样的事情,人的成长却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努力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提高自己的机会。只要想成长,就会有土壤,人生的精彩总是属于那些用心的人。

  如果我们足够认真、足够强大,那么就必能长袖善舞,从容不迫。所以,我们要在“心理减负”、“思想减负”、“心灵减负”的基础上,努力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能够处理好专业发展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能够把这些源头上的工作做好,那么,日常那些琐屑的事情就可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