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名师”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期提问者:冯尧嘉,四川省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物理教师。

  本期名师:伍阳斌,四川省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四川省骨干教师、优秀民校教师。

  Q:作为教师,谁都想有所作为,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名师。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名师?

  A: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涉及名师标准、名师政策、名师成长、名师产生、名师认定等一系列问题。

  我对名师成长的分析发现,名师是研修出来的,是积淀出来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首先,教师要找准研修方向与路径。研读以修智:博览群书,阅读世事,修明智慧。研判以修德:教师的工作是一个道德的事业,教育教学态度、方式、方法选择充满着伦理、价值、真善美的判断,敏锐自己的审辨力。研习以修能:勤于学习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知识,提升自身认识学生、处理问题、创新教学的实际能力。研究以修术:对自己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比别人多想一点,以增强学术自觉。

  其次,要把握名师之“名”的内涵,名师也有不同境界。在教育教学中自己有重点突破的领域,可成“名目之师”;在一定区域内因为不断表现积攒了一些知名度,则成“名气之师”;在区域教育系统内外言行有了分量和示范性,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则成“名望之师”。面对成长,自己一开始立意就要正,高度就要够。

  最后,自然成长意味着需要耐心等待。教师平时上课要用心钻研、用心设计,上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赢得学生的赞美。这样,一旦有机会推荐选拔,自己就能够被相中,从而崭露头角。再者,一个教师的成长本身需要经历新任、成熟、骨干、优秀等阶段,然后向首席、知名、著名层级发展,这需要时间和阅历,需要积淀和丰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