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岗位津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

  区域性数量不足。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师资短缺。中小学新编制标准实施后,分流了一批超编教师,清退了一批不合格教师,精简了教师队伍。但由于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学校规模小,教师编制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一些农村学校又开始聘用代课教师,出现“表面超编,实际缺编”的现象。

  学科结构不合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小学英语课根本无法开齐。农村偏远学校音体美教师严重短缺,有些学校体育娱乐活动甚至无法开展。

  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大部分农村学校存在教师流失的情况,并且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造成师资配置严重不均衡。同时,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启动了特岗计划等政策,这些政策补充了一些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但是,这些教师对农村地区的艰苦生活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心理准备,未满3年便离开的不在少数。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教师职业本身没有吸引力,而是由于工资待遇低。只有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并为教师合理流动提供长效保证。

  当前,可以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并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可以依据农村学校的边远艰苦程度、教师的岗位级别和执教年限,实行阶梯式津贴政策,即越是在边远艰苦地区、岗位级别越高、执教年限越长的教师,津贴标准越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当月薪达到4000元时会有79.4%的师范毕业生愿意直接去农村任教,月薪达到5000元时会有88.1%师范毕业生愿意直接到农村任教。因此,对边远地区教师大幅度提高津贴是激励教师的有效办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增加教师编制的情况下,为边远地区学校补充高质量的师资,同时以特岗教师政策和支教政策为补充,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