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小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次,我在进行美术活动《神奇的泡泡》时,孩子们看着我“变”出五彩斑斓的泡泡,都被深深地吸引住,跃跃欲试。正当我准备请孩子们用材料“变”泡泡时,突然被一个尖叫声打断:“老师,我想上厕所。”声音正是发自小米。

  小米是我们班上一个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他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如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在搭积木,他会过来抱住老师或是爬到桌子上;户外活动时,老师带着大家玩游戏,他却一个人满操场地转圈……

  小米的自尊心极强,如果教师言行不当,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也会伤害他的自尊。如何让他能够得到良好发展是我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降低标准,严格要求。规则意识的建立是小米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我根据小米现状,适当降低了“门槛”。比如我和他约定:午睡时最多只能讲两个故事;可以在老师身旁搭积木;排队的时候不能推人等。

  巧用方法,赏识信任。科学活动时,小米又坐不住了,他“就地取材”,撕坏了我发给每个孩子的动物图片,还大声说话。我灵机一动,决定给孩子们讲《插嘴多不好》和《动物园》的故事。故事很快便吸引了小米的注意力,在故事结束的讨论部分,我问小米:“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小麻雀?”他说:“上课时,小麻雀总是插嘴,很不礼貌。我们在上课时应该专注,不要影响他人。”听到小米这么说,我真是万分惊喜,接下来,我请班中的孩子跟小米一起讨论:你上课时有没有不好的习惯?应当怎样改正?这一次,小米听得很认真。

  升级规则,螺旋前进。一段时间后,小米的自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排队时,他不再争当排头;上课时,也能在椅子上坐几分钟了……于是,我及时和小米一起“升级”规则。比如:搭积木时,老师会在小米身旁待一会儿;讲一个故事,小米就睡觉……

  重视孩子,家园共育。我在与小米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小米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他。而小米的爷爷奶奶过度宠爱小米,凡事都有求必应,从没给他讲过任何规则。

  改变小米家人的教育观念是首要任务。于是,在一次亲子制作活动中,我特意邀请小米全家来参加。当家人看到小米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况后,大吃一惊,也意识到了小米存在的问题。我趁热打铁,跟他们做了一次详谈,真诚地说出了我们的建议,得到了小米家人的支持与认可。

  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个体差异,采取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评价、鼓励和家园共育等手段,使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社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