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职教要教真功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职业教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川省泸州市委、市政府推出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并组建了川滇黔渝接合部教育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分中心,将办好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当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执行部门该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高位发展、特色发展?泸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涛认为,应通过教给学生“真功夫”,让职业教育更加“接地气”来实现。

  打造品牌,培养学生重文强技

  加强对职业学校的专业指导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的路径

  泸州市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全市中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和统筹规划;市教育局调整职业学校布局,支持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方式,整合办学资源,扭转部分中职学校散、小、差的状况;市、区县教研部门落实专人负责中职学校的学科教研工作,并恢复了停止8年的文化课统一检测,倒逼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社会诟病的中职学校学风不好、教学质量低的问题,泸州市抓好专业设置统筹工作,培养品牌专业、重文化强技能,不断完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检测制度,拓宽学生学习的舞台,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迄今为止,全市已举办10届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竞赛项目专业覆盖面超过80%,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市有大赛”的格局。

  集团化办学,促学生进出两旺

  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如何促进职业学校学生进出两旺,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是通道。以泸州建筑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牵头创建酒城建筑职教集团,吸收理事单位76家,包括7所市内外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1个行业协会和56家建筑企业,成员单位横跨川、滇、黔、渝4个省市,为泸州市及周边区域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泸州建筑职业技术学校是近年来泸州职校改革的缩影,许多职业学校就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才拥有了较快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泸州市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此外,泸州市还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全市已组建了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天坤职业教育集团、合江少岷职业教育集团、泸州电子机械教育集团、酒城建筑职教集团等5个较为成熟的职教集团,覆盖10多个行业、200多家企业和32所中高职院校。

  企业代表张永平认为,职业教育要展现其“接地气”的特质,就要从“学以致用”转为“用以致学”。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便是通过深化与张永平所在的公司合作,把“学习、实习、创业的孵化基地模式”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技术,也为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创新,助力泸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实现了新突破。下一步,泸州市将探索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主动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中。

  中高职衔接,畅通学生成长路

  避免成为“断头教育”需要强化与高校的协同创新

  由于衔接不畅、发展前途不明朗等原因,职业教育成为人们口中的“断头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职业学校与高校协同创新。

  近年来,泸州市充分发挥区域内两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统筹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制订了《泸州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方案》,组建了由3所高职、21所中职组成的泸州市职教联盟,成立汽车技术、学前教育等12个中高职联合教研室;制订了7个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已确定其中6个为市级中高职衔接改革专业。此外,市教育局依托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铺路。

  去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泸州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作为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泸州市教育局将强化中高职衔接改革,统筹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全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示范区,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泸州市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幸福是一种选择     下一篇:问政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