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成果展④ 夏献平工作室:这里没有“师徒”,只有互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带好一个团队不容易,同时主持3个工作室兼顾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夏献平的眼中,这些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兴趣”,一份“充实”,当然也是一份“责任”。

  夏献平不喜欢“师徒”这样的提法,“在一个团队里,没有导师,只有‘互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夏献平很看重这种平等,在他心里,凡是来到工作室的人,都对生物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应该有任何限制。

  去年11月6日上午8点,一节生物公开课《细菌和真菌》在深圳育才三中正式开始了。来自广东肇庆的执教者梁宗彩,长得很“亲和”,再加上“吃力”的普通话,他一开口,学生就笑了。

  略显紧张的梁宗彩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导师”夏献平,只见夏献平认真记录着,丝毫没有被学生的反应所干扰。梁宗彩舒了一口气。紧接着,他走到学生中间,将一个新鲜的苹果和一个腐烂的苹果拿出来,让学生选择,然后一口气提出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下,再没有人关注他的口音了,学生们忙着讨论起来。

  课后,在教室门口,夏献平问了几个学生,学生说,这位老师的课他们喜欢。

  这节对梁宗彩颇有些挑战的公开课,是他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物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跟岗培训活动的必修课。而这个工作室的“主持人”便是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育才中学教科研主任夏献平。

  这节专门为梁宗彩量身打造的课堂,夏献平称之为“领导干部下基层”——走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多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这样既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又能避免“方言”带来的尴尬。

  来跟岗培训之前,梁宗彩碰巧身体不适。同时,他也听说“夏老师很严格”,有点打退堂鼓。两周之后,他庆幸自己来了,否则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也能给深圳育才教育集团这样“高大上”的学校学生上课,还受到学生的欢迎——这给了梁宗彩莫大的自信。

  因差异而成长

  “每个人的教学工作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夏献平看来,正是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遗憾”,才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根本动力所在。

  那么,如何根据工作室成员的不同特色进行针对性指导?是否要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夏献平选择了同课同构的方式,同样结构的教学内容与设计,让不同的工作室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理解进行备课、上课。

  由于教师的不同,备课、上课的结构和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尽量保持教师个人风格以外的‘同’,努力展现教师个人特点方面的‘异’,或者说,在解决科学性的基础上,我们是想方设法减少不同教师课堂之间除教师本身因素以外的变量,更多地发现教师自身需要的改进之处。例如,尽可能保持同样的课堂结构,同样的教学素材,同样的问题引导,同样的学生活动环节等。选择此培训方法时,充分考虑到在确保科学性的同时,努力提升每个教师的课堂魅力。”夏献平道出了如此设计工作室课程的初衷。

  那么如何实施呢?夏献平首先强调要“先异后同”。即先就某一节课的内容,请工作室全体成员自主独立备课,然后进行课前集中演示,边演示边研讨,然后选择大家最适合的方法,共同确定这节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导入方法,学生活动设计,所提问题与反馈环节设计等),再分头准备和上课,在课前达到了从异到同的过程。例如,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细菌和真菌》这节课,教师们在展示独立备课的过程中找出了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每人拿两个苹果(一个是新鲜的,另一个是腐烂的),结合有关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和解释:“为什么苹果会腐烂?”。“课前我们解决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教学方法的有关问题,同时给予教师在相互对比中学习和模仿的机会。可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因授课教师的差别大不相同。”夏献平介绍说。

  与此同时,夏献平还请工作室成员们尝试交叉上课。将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些教师在甲班上一部分内容,在乙班上剩下的一部分。余下的教师相反。课后让学生进行测评。为什么总是某一位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师们在对比中认识到,为什么同样的课堂结构(剧本),结果却不同,进而查找自己的原因,寻找教学艺术的差异。

  接着要进行的环节是“异中找同”。课后,工作室要对不同成员的课再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哪些课受学生欢迎,哪些需要改进。这就是寻找教师个体存在的值得肯定之处。例如,语调,是抑扬顿挫效果好于平铺直叙;提问,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回答比教师直接讲解好……“这些很平常的道理,只有经过在实践中去比较、去模仿,相互评价,及时改正,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夏献平强调道。

  打破隔阂,碰撞互学

  在工作室的博客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用手机发送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来自夏献平之手。为了及时反馈,每结束一场报告或者一节公开课,夏献平都要用手机即时点评一段,尤其是在同课同构活动中,他不仅点评上课教师的表现,还要点评总结“点评教师”的表现。比如2014年11月4日11点22分发送的一条记录,是来自刚刚结束的育才中学徐鹍教师的课堂点评:“这是一节很抽象的免疫调节课,他通过学生演示简单的伸手曲肘动作等反射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利用问题导入,转到观看免疫视频和免疫病图片。再让学生在自主解答导学案的基础上,利用视频分段观看,发动学生讨论,分步总结免疫的有关知识。”他的每一段点评都有关键词:王云——整体性,趣味性;秦丽——幽默风趣,思维严谨,选材恰当;曾程忠——注重联系实际,及时评价鼓励……

  夏献平要求所有工作室成员评课时要遵循“有观点,不重复”的原则,打破了传统的“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评课模式。难怪工作室成员们有时候也忍不住要吐槽:夏老师真是“名师也疯狂”啊。

  据跟岗的骨干教师反映,在同类工作室中,夏献平工作室的培训强度是最大的,但是成员都没有怨言。因为,每次培训方案以及具体内容,是工作室成员共同商议的结果。

  2014年11月2日,在经过一天的准备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第一次聚会,聚会从晚上8点一直进行到10点。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夏献平了解到,成员们当前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问题。于是大家共同确定了第一周的研修计划,并对第二周的工作做了初步安排。第一周的主题是:改进课堂教学。夏献平要求工作室成员每人至少听16节课,点评16次;集中备课、磨课一天,听专题报告3场。在此阶段,夏献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活动前要有计划,活动后要有记录,活动过程中要有主题。

  其实,夏献平不喜欢“师徒”这样的提法,“在一个团队里,没有导师,只有‘互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夏献平很看重这种平等,在他心里,凡是来到工作室的人,都对生物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应该有任何限制。

  在这次跟岗研修中,夏献平强调了“互动”的重要性,并将“互动”的思想贯穿于活动设计的每个环节。比如,他要求每个工作室成员包括他自己,在听过专题报告后,都要“提炼”出报告的主要特点,不仅包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而且包括报告人的“演讲”风格和有待商榷之处。工作室的每个人,既是报告者,又是点评者;既是授课人,又是评课人。

  作为省骨干教师,成员们哪一个不是当地响当当的名师?名师队伍不好带,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甚至在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破彼此的隔阂,将差异作为资源合理利用,在相互学习与碰撞交流中,让工作室成员找到自己的特色,大家共同给予彼此最适合的教法指导、理念支持,是夏献平一直所坚持的。

  一个“主持人”,多个互动平台

  除了广东省中学生物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跟岗培训活动以外,夏献平还同时带着另外两个工作室,一个是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一个是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物工作室,同时还有一个《中学生物教学》互动平台网上讨论区。从2010年进入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队伍以来,在夏献平工作室学习过的教师已逾百人,其中有两位教师分别成为市级教研员与校长。

  同时带3个工作室,这样的工作强度一般人都受不了,但是夏献平却乐在其中。他珍惜这种团队帮扶互动,因为曾经的他,常常是“一个人在战斗”。

  30年前,夏献平刚刚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望江县赛口中学。由于学校师资匮乏,夏献平几乎包揽了整个学校所有年级段的生物学科教学,从初一到高二。其间,还代过化学和数学课。作为一个乡村“副科”教师,多数人选择往主科上靠或者“混日子”。但是,夏献平却一门心思扎在了生物教学中。

  仅仅把课上得有趣,并不是夏献平的目标。“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它所要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然而这样的观点,在当时他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得到共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夏献平开始将视线投向网络平台。借助K12教育论坛,夏献平得以与全国的生物教育工作者联结起来,他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与扎实的教学功底,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随着生物网络教研队伍的扩大,2008年,夏献平又单独为生物教师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内质网—生物学互动平台”。如今这个平台的注册人数已经达到3200多人。

  来自肇庆市封开中学的陶勇,是一位80后男教师,虽然资历较浅,年龄不大,但在“互动圈子”里,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在夏献平主持第一期教师工作室时,陶勇认真学习工作室的各项成果,写下了多篇日志。这位“身在工作室外”的年轻教师的勤奋,打动了夏献平。“他能发现许多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能查找到许多别人找不到的资料。在问题研讨时,他会不厌其烦地查找资料,甚至做好链接,以理服人。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夏献平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