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齐鲁教学改革的新样本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深度课改展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高 博 徐守怀

  课改十年,成果颇丰。但是,与之伴随的关于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也一直未曾断绝。就在一些学校因此徘徊之际,拥有近6000名学生的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以下简称奚仲中学)依旧踏进了别人眼中的“沼泽”,并且走出了一连串清晰的“足迹”:学校连续3年有近80%的学生考入区示范高中,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居全区之首;2012年,八年级学生的地理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以91.6%的合格率成为枣庄教育的新标;连续3年有学生进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省市区多个教育教学现场会在奚仲中学召开,学校成为区域内当之无愧的课改“领头雁”。

  是什么让奚仲中学坚定地迈出改革的脚步,步入师生幸福的殿堂?“我们秉承不断创新与探索的精神,全力打造‘宽一米,深一千米’的课堂,将课改进行到底。”奚仲中学校长侯安柱的一番话给出了答案。

  “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实现“深度探究”

  何为“宽一米,深一千米”的课堂?奚仲中学教导处主任殷允箴这样解释:“课改如打井,打一口一米宽的井,可能要打一千米才会有水。课堂是一米宽的舞台,只有深入课改,钻研一千米的深度,才会有收获。”

  5年前初见奚仲中学的课堂,热闹非凡却也略显凌乱,因为少了思考与深度。而今再看,学校课堂教学已从表面功夫变为深度探究,深度挖掘学生潜能,成为该校课堂教学的亮点。

  八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学生正在学习日本科幻微小说《喂——出来》。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接下来,课堂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学生通过“学友”二人组进行小范围讨论,然后4人一组互查互助,一点一点地解决每个组员的问题。展示环节,小组代表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展示结束后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准确把握自学的度绝非易事。对于这一点,《喂——出来》的授课教师宋会宣道出了这节课高效的秘诀——“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即先自学后合作、先汇报后点拨、先巩固后拓展。那么,该模式为何能使学生高度投入?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组织载体——“师友”互助小组。班级内,同桌二人结成的“师友”为基本组,组员间进行对学。前后4-6人为合作组,组员间开展互查互助学习。组员按综合素质分为A、B、C、D四个层次,课堂评价加分方法也按照A层学生展示得1分、B层学生展示得2分、C层学生展示得3分、D层学生展示得4分的标准进行。

  分层评价的“师友”互助小组成为奚仲中学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我喜欢我的师傅,课上他会提醒我认真听讲,课后还会为我讲解难题。”七年级学生曹益铭道出了“师友”互助小组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奚仲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哪里来?导学案。奚仲中学的导学案经过教师多年的打磨,内容不断凝练,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需求。“导学案的好处有许多,一是作为学习的路线图,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让多而散的学生作业、检测得以集中和简化,不仅给师生减负,也让学生自学更有针对性;三是教师备课步调一致,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学校教师李秀梅说。

  “‘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以‘人’和‘发展’为核心,将教学观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解放了学生的学习力,使课堂成为幸福的乐园。如今,该模式已成为薛城区课改的典型模式!”薛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献玲说。

  深度之一:管理创新筑牢课改根基

  “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为何能够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奚仲教育人坚持课堂之外“深一千米”的改革,才能在“宽一米”的课堂上呈现井喷式爆发。

  奚仲教育人“深一千米”的改革,首先从学校管理开始。  

  2009年,一纸调令将侯安柱调到奚仲中学担任校长,他形容当时的感受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面对学校波澜不惊的课堂,他清楚地意识到课改已迫在眉睫,但他没有立刻对课堂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从擅长的管理入手。“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这位经验丰富的校长深知管理是教学的根基,科学管理是课改成功的重要保障。

  “条块结合”扁平式管理提高效能。为了使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实施了“条块结合”扁平式管理。所谓“条”,即六大职能管理线,以教学管理为主的教学线、以学生管理为主的德育线、以艺体素养为主的亮点线、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特色线、以民主管理为主的教管线、以后勤管理为主的服务线。“块”,即年级运行实行年级主任责任制。年级主任负责聘任班主任、备课组长及任课教师,在职、权、责、利上有很大的自主管理空间。这一管理体系减少了层级,将管理重心下移至年级,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

  “常规七条”为课改护航。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出台了被教师称为“常规七条”的《奚仲中学创新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从早读、备课、上课、作业、小组合作、四清、质量监控等7个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构筑起立体式教学常规管理体系。2013年11月,区教研室进行督导检查,随机抽测八年级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合格率100%,优秀率96%。

  “三级教研体系”助推课改。学校构建了备课组、学科组、学校的三级教研体系。备课组教师集中办公,年级统一安排课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四安排两小时的集体教研活动,说课标、研教材、“八说”说课、研课磨课;学科组结合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资源开发、赛课活动、同课异构开展课例研究。此外,学校还为教师搭建优秀学科组展示平台,组织学科组论坛活动,每天点课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深度之二:六度春秋成就“三级建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奚仲教育人“宽一米,深一千米”的课改经过6个春秋研究,开创了一条“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的三级课堂建模的求索之路。

  “走出去,请进来”构建校级模式。  2009年起,侯安柱亲自带领教师“南征北战”,先后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等数十所课改名校学习,并与东庐中学、天津普育学校结为友好学校,还加入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学法研究中心,与更多的课改人交流研讨。

  为加强与友好学校的合作,奚仲中学邀请教育专家和东庐中学17位骨干教师来校示范、研讨、听课、评课,数十次专题研讨会、数百次听课和集体教研,改革的路径渐渐清晰,“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也终于落地生根。

  “立标、学标、达标”攻坚学科建模。  2013年起,学校教师根据“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和学科特点,建构了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习题课等30余种课型模式,形成“一科多模”的良好态势。学校实施了把握教材和驾驭课堂两项基本功研究,全体教师100%创建高效课堂,10%的教师打造精品课“211”工程。立标示范,学标练标,教师人人达标过关,课改工作扎实推进。

  内化提升个性,升华个人建模。学校重点培养10%建模突出的教师,打造精品课。经过不断地打磨,不少教师都能将“三先三后”模式与个人风格有机融合,成为独具风格的优秀教师。

  对于这段“疯狂建模”的经历,许多教师仍然记忆犹新。2013年和2014年,校领导每人每天都要听课3-5节,“就像走火入魔一样,有股劲推着你往前走,不愿意停下。”侯安柱说。

  深度之三:教师像竹子拔节般成长

  奚仲中学“宽一米,深一千米”课改的推进,与教师思想的转变和专业成长密不可分。

  侯安柱心中有两个梦想,一是改变课堂,二是改变教师,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传统的教师形象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但这不是我想追求的。我想让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像竹子拔节似地成长。”

  课改给了教师脚踏实地、拔节向上的机会。奚仲中学优秀教研组之一的数学组九年级备课组组长王永华和组员们,畅谈了课改以来的变化:

  一是爱学习的教师多了。以前,学校每年发一本书,逼着教师读都没人愿意读,现在,大家都自觉地阅读,数学组的两位教师每天回家都读书,而且还常常互相交换读到的好书。读与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条“腿”,在阅读之外,许多教师也养成了写博客的习惯,每天都把收获和反思发到网上与他人分享。

  二是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今年,数学组推荐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吕峰参加区优质课大赛,不想她的课生动有趣,课堂精彩,评委们对此交口称赞。赛后,有人询问她为何这么年轻就能上出这样精彩的课,这位教师动情地说:“我像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有老教师指导,所以我才成长得这么快!”

  三是名师越来越多,区内外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几年,学校获得省优质课、市级骨干教师、市名师培养对象等荣誉与机会的教师越来越多,校长侯安柱也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科技教育校长、山东省首届教育科研名校长等荣誉。

  深度之四:实现课改目标,促成学生成长

  深度解密奚仲中学“宽一米,深一千米”的课改发现,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不得不提及学校开发的“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平台,“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借助这一课程,学校还建立了奚仲少科院,形成了“54321”活动体系,通过丰富的课程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第21届亚洲青少年科技发明展上,该校学生荣获2金、2银、3铜共7块奖牌,并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近年来,学生作品共获得82项国家新型发明专利,获国家奖励22项、省级奖励50项。学校也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山东省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优秀学校、山东省科技创新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