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儿童“买”与“卖”的概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幼儿园举行跳蚤市场活动,孩子们把自己不需要的一些物品拿来进行买卖。

  早上,睿睿一进园就对我说:“徐老师,妈妈给了我一些钱,我可以买一些东西回来。我今天也带了一些玩具过来,要把它们拿去卖。”

  “这些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吗?你可以自己支配吗?”我问。

  睿睿回答:“是我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自己支配。”得到睿睿肯定地回答后,我协助他摆好摊位。

  跳蚤市场很热闹,许多孩子都在进行买卖活动。大概半个小时后,我来到睿睿的摊位,发现他带来的3个玩具已经卖出去了1个。睿睿一见到我,兴奋地对我说:“徐老师,我卖了一个玩具给田美,这是我挣的钱!”睿睿高高地举起手里的一毛钱向我展示。我对他笑了一下,说:“睿睿真棒,已经能够自己挣钱了!”

  过了十几分钟,我再次走到睿睿的摊位,睿睿对我说:“徐老师,我带来的东西全部都卖出去了!你看,这是我挣的钱!”睿睿向我展示了他挣的六块两毛钱。我对睿睿说:“你现在可以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比如玩具,书。”睿睿开心地点点头。

  跳蚤市场结束了,我准备回到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睿睿正坐在平台上,看上去有些焦虑。我问:“睿睿,怎么了?”睿睿举起手中的一本书说:“徐老师,这是别人的书,我要还给他。”

  “是你捡到别人的书吗?”我问道。睿睿听了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要归还。”这下我有点糊涂了,我把书拿过来看了一下,书上面写着别人的名字,但并不是幼儿园的孩子。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于是说:“睿睿,书是不是你买的呀?”睿睿说:“是啊,但是这是别人的名字,是别人的书。”我抱着睿睿说:“睿睿,你付钱给了对方,这本书就属于你了,你可以随意支配。”睿睿说:“原来是这样,那我就可以带回家与爸妈一起分享了。”睿睿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就在这时,田美拿着自己买来的玩具向我展示。睿睿一看到那个玩具,马上就站起来对田美说:“这是我的玩具,快还给我!”

  田美一听,马上把玩具藏在背后说:“是我的玩具,不是你的!”

  睿睿听了委屈地看着我,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我抱着睿睿说:“睿睿,这个玩具本来是你的,但是田美给了你钱,你把玩具卖给了她,所以玩具现在不属于你了,属于田美了。”

  睿睿一听,眼泪马上掉了下来,哭着说:“不对,还是我的,是我的!”

  我抱着睿睿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如果你现在还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就哭出来吧。老师会陪着你的。”

  大概过了20分钟,睿睿逐渐平静下来,我问他:“现在舒服一点了吗?”睿睿点点头,说:“我知道卖出去的东西不属于我了,我回去后和爸妈好好分享书中的内容!”

  

  教师手记:“我的”与“你的”,这两个概念对于儿童来说是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在透过各种矛盾、纠纷辨别和体验“你的”与“我的”。

  但是,对于“买”与“卖”这样抽象的概念,要使儿童理解“卖出去的东西属于别人”“买回来的东西属于自己”,是比较难的。而“跳蚤市场”这样的活动,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儿童感觉与建构这个概念。当儿童透过感觉、知觉而产生经验,最后得出一个概念,将概念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这就是认知的过程。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海珠区时代廊桥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教育之道:陪伴与成全     下一篇:童心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