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升级的4个认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能忘记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从人出发,接纳人、尊重人、发展人。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从学情出发,就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方式;从教情出发,就要善待教师,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从校情出发,就要以发展为本,关注育人模式和团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应从学科教师的身份中走出来。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显然不是“传授知识”,甚至不是“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是在表达爱,爱是教师唯一的经验。教师应走出狭隘的专业化误区,不能把教学、备课、听课、评课等技能当成专业化的全部。教师真正的专业化是建构职业精神,是致力于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课改路上需要重新发现杜郎口。2013年之后,杜郎口中学开始对自己的改革成果“动刀”,把“改变教学关系”引向“改变教学意义”的深水区。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远不止一套简单的“杜郎口模式”,而是从课堂出发,经由“改结构”、“改关系”,再到“改意义”,从而建构形成了“新教育学”。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

  新技术、新方法将成为开展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高效读写等助学工具助推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将进入“4G时代”,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将与高效课堂充分融合,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理论进化的6个维度     下一篇:■ 策划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