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改变状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年前,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实践时,问一位同行的感受,他迷茫且略显无奈地告诉我3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像雾像雨又像风;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我惊叹于他的直白,大笑之余,开始思考教师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又该如何解决?

  3年来,当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攻克技术难关的探索阶段,走到规范完善、优化固化好做法的成形阶段,再到提升和突破技术的创新阶段,隐含在3句歌词中的问题已经被逐一化解。

  现在,当越来越多的课改名师受邀外出讲学,当学生在各种竞赛中独占鳌头,当和谐文化润泽课堂,且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行动时,大家才真切地体会到高效课堂的魅力。

  在我看来,不论是“改学”还是“改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改态”的目标,即通过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质量,实现师生的和谐、幸福。所以,高效课堂应具有生态、智慧、现代的特征。

  生态即突出生命的灵动。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要尊重学生身为“消费者”的权益,强调平等对话和生命关怀;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智慧即突出策略的优化。课堂要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统一;课堂教学紧凑流畅,设计灵活,教师注重方法引领,尊重个体差异,能够利用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创新。

  现代即突出对资源的利用。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我们要注重课程资源的有序开发,将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内化为校本课程,使课程、文化、活动与课堂深度结合。

  3年实践,无论是师生,还是学校管理者,都收获颇丰,但也不能忽略这些问题:

  思想观念转变后,需要方法技术的优化与创新。人们常说,只要思想观念的问题解决了,方法和技术都不是问题。现在我认为,思想观念解决了,方法技术若不更新也将成为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培训、展示竞技、质评监控、主题活动、表彰激励中不断创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优势中前行。有教育专家曾说,对于经典的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东西,要捍卫与传承,借鉴与运用。不少人认为,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是完全对立的,并全盘否定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其实这是不理性的,我们要理智地推进高效课堂,就要吸收和借鉴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传统课堂的精华融合到新课堂中。

  在推行高效课堂的不同阶段,仍然需要模式。课堂教学需要模式,但要不唯模式。“鞋子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合不合适”,我们要坚持探索,找到最合适、最优化的模式。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授知识和方法,启迪智慧和思想,润泽生命和灵魂,这些若离开了教师高水平的点拨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既不应该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立起来,也不应该将教师必要的点拨简单地等同于灌输。如此,才能掌握高效课堂的精髓,才能在实践中快速前行。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学生感受     下一篇:发现高效课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