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大讨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使人学会交往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与品格等方面适应社会的需要。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往小处说,教育就是教会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一种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安徽省舒城县马河口高林小学 许永锋)

  教育即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一种未成熟状态,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所以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未成年人的各种行为,并将未成年人的问题视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应对。还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与学习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认知、情感、社会性交往等方面的引导,切实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支持性、鼓励性的美好环境。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李正强)

  教育让人幸福和谐

  教育就是让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潜能得到充分调动,使之发扬,从而让个体有幸福的体验。同时个体通过相关活动影响社会,并接受社会的再教育,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山东省莱芜市一中 张兆利)

  教育使人美好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众多的“活动”以智育课程为主,教书与读书:教师把书教好,学生把书读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知识后,热爱知识,探究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有道德,会健体,会审美。教育,应该是一种让被培养者觉得美好并经历成长的活动。 (福建省长乐一中 郑其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温暖的遇见     下一篇:教育地理·吉林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