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走向行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全省是最高的,如果课改,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许多学校面对课改都会提出这类问题,进而就是“不敢改”“不愿改”。

  所有的改革都是艰难的、痛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曾经多少次寄托于所谓“循序渐进”的改良?但结果往往是“夜郎自大”和“故步自封”。

  实际上,课改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归。课改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回归教育规律、回归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课堂教学规律、回归学科知识建构规律。如果不彻底抛弃那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课改必将举步维艰。

  谈起理念,许多校长都头头是道,许多教师也明明白白。比如,“自主、合作、探究”,大家都非常认同,但一到实践,又有多少遵照这种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呢?我们的教育不缺理念,缺的是行动——用来诠释理念的行动。

  “想到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从理念到行动应该遵循如下逻辑:有了理念问目标,有了目标问流程,有了流程问工具,有了工具问执行,有了执行问评价,有了评价问使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高效课堂走向何方     下一篇:从课本走向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