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开博物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说不清我从何时开始对博物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在林间溪流畔自由奔跑的经历,也许是出于儿时对花花草草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对自然万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人本是自然之子,然而今天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越来越迟钝。现在的我们似乎可以不用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大自然了,只要打开书本或电视或网络,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

  惊觉自己对自然这等无形的漠视,缘于三年前,我和一位朋友走在天天上班必走的人行道上,朋友欣然向我介绍路边哪棵树最先发芽哪棵树最后落叶,哪株花先开放哪簇花今年开得迟了。看她如数家珍般地脱口而出,我愣住了。这条路,我来来去去已经行走了七个春秋。可是,暗问自己,路旁这些茂盛可人的南方植被,我能叫上名字的真不多,也没觉得有何特别之处。这让我联想到,开学初我让孩子们分享假期见闻时,孩子们大多只记得和父母外出旅游时有哪些刺激的游戏项目或可口的美食,其它都是模糊的记忆。而在介绍时,学生用的大多是概述性语言,很难细致描述某处景观的样子或形容某种美食的味道。细想,这也怨不得孩子。生活在钢铁森林般的城市里,无孔不入的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网络信息,自然让我们与大自然这个最好的老师日益疏离隔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我深感自己需要在能力范围内作出一些改变。现在教育者提及学生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大多会联想到环保教育,也有学者提到环境教育。但是对于童年期的孩童而言,任何宣传形式的教育都无异于隔靴搔痒。如何寻找一种抵达儿童心灵的环境教育,唤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感,值得三思。

  为此,我提出了“四尊式班级文化建设”构想,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外物、尊重规则”,为成长为一名有道德感的小公民而奠基。几年的探索,发现“尊重外物”这一层面还显得较为薄弱。两年前,学校号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时,我决计开设一门“博物学启蒙”课程,对班级文化建设中“尊重外物”模块进行课程化研究,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从小与自然建立起亲密的链接,为他们开辟一条探索周围世界的新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博物学呢?这个听起来有些深奥的名字,与小学生谈博物学适宜吗?我也曾疑虑过,后来在《笔记大自然》中找到了理论支撑和自信。著名博物学家E.O.威尔逊在此书中曾对博物学这样界定:“实际上,博物学就是了解你周围的一切。它可以是从山巅上眺望的一片森林狭长的远景,可以是围绕在城市街道两旁的一片杂草,可以是一只鲸鱼跃出海面的剪影,也可以是浅塘里水藻上长出的茂盛原生物。相比于虚拟存在,有人更喜爱现实存在。无论怎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限的活力,等着人们去探索,哪怕只有片刻。至于那些所谓的‘现代科技的奇迹’,我要提醒读者:即使是路边的杂草或者是池塘里的原生物,也远比人类发明的任何装置要复杂难解得多。”北大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对博物学的定义更简洁:“博物学,简单点说就是动用我们个人的资源,了解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

  因此,我以“身边的博物学”命名,从“认识、观察身边的植物”切入,通过多种方式唤回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从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再逐步过渡到对动物及动植物之间共生共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侧重从衣食住行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联系)的探究,重在唤起学生关注周围世界的意识,习得基本的生活常识,而不在意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课程开设之后,受到了孩子们的好评。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环境审美意识;学生从小学会了用“眼”和“心”去感受生活,减少了对电子产品以及虚拟世界的依赖与迷恋,更多关注自然生活,“以自然为师”,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