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与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10-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本4集电视连续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里有句台词:我发觉自己变自由后,与他人的时间才真正开始。

  而《教学勇气》一书,可谓异曲同工,对此有着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解释。作者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基点应为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即教师独特而完整的自我。

  教师找到自由、真实、完整的自我后,会有意识地引导或者无意识地影响学生找寻自我。只有当师生拥有了这样完整独特的自我意识后,他们才会将要学习的知识也视作“拥有自我的人”,知识也就马上变得富有魅力,吸引着他们孜孜探求。

  《教学勇气》一书将这种影响和吸引称作“联系”或“不分离”,教师的外在行为要与他的内心活动和谐统一,学生亦如是。教师、学生、学科三者能够紧密联系,这就是成功教学的要义。

  去年冬,有感于自己经常在滨河公园的荷塘散步,发现虽已破败凋零的冬荷却有着质朴、富足的静美,便计划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冬荷”的作文。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学生实地观察冬荷,并引导他们联系、想象、对比、移情。继而自己先写出来,与学生交流。最后,我欣喜地发现,这次全班作文整体水平之高出乎我的意料,但一切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我现在已无法说清楚在与这本书相遇之前,我会如何处理这篇作文练习,因为我们已经相遇了!

  泰戈尔的一首诗里有这样的诗句:

  在行路的日子里,我无暇关注路边的榕树,而今我弃路回到窗前,开始和他接触。

  他凝视着我的脸,心里好像非常着急,仿佛在说:“你理解我吗?”

  “我理解,理解你的一切。”我宽慰他,“你不必那么焦急。”

  ……

  今日,我和榕树用同一种语言,表达心头的喜悦之情。

  他问我:“你果真回来了?”

  “哦,挚友,我回来了。”我即刻回答。

  我想对着我热爱的学生和语文学科轻声地说:“挚友,我回来了,你在,我在,我们同在!”语文教学不正是如此吗?教师的真的自我在,每个学生的真的自我在,学科知识也有生命律动,有语音回荡,这存在才是真存在,大存在。

  “你在,我在,我们同在”的境界追求可以解决许多教学问题。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将会富有生机、富有高效;它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和感觉,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它能够让学生爱上表达,试想,如果学生心中有着丰盈的情感,他一定会将虫石花鸟等写作对象视为可触可感的存在,他自然会充满着表达的欲望,那喷薄出来的思想情感也会因真诚丰盈而无可挑剔。

  这就是《教学勇气》一书与我相遇、相知、相守的故事,感谢她令我与我的学生自由、真实、完整,令我挚爱的语文自由、真实、完整。要说有遗憾,那就是相见恨晚!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