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生融入社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10-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思考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传递和传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一是推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今天,我们将知识的传授做得很到位,但是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方面却进展缓慢。怎样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唯有将学生置于社会,在社会中放飞学生,推动学生自我管理和成长,使他们未来成功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

  我们学校开设了200多门课程,拥有学生社团78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社会化管理的社团,这类社团在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我们仍然觉得学生适应社会的程度不高。因为,他们常常考虑是否能够在大学毕业后适应未来生活,是否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而忽略了高中教育还有一个价值,就是学生能够获得自由个性的精神成长。

  高中生的特点是,好学生都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非常强,实际上他们眼高手低,对社会缺少必要的了解,且常常以所谓的成绩优秀代替所有的不足。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缺少明确的目标,缺少对社会的了解,社会认识不足。只有将他们放到社会去检测、锤打,他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融入社会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让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不断增强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而且这种社会适应性一定是两个方面的适应:精神的成长和内心与社会其他群体的有效融合;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个人社会责任。

  我们要推进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统一,实现由教师指导与管理的高中生活向自我规划的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过渡,这是中学教育的功能。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学校在高中阶段要求每个学生参加5次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高一高二寒暑假4次,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全校停课两周,学生统一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参与职业体验。具体分为5个阶段:行业初步认知阶段,行业选择与初次体验阶段,比较调整与再体验阶段,贴近现实深入体验阶段,实践延伸巩固确认阶段。

  初步认知阶段。学校请了三方面的人,先是各行业的领袖级人物、泰斗级人物和劳动模范讲述自己的职业,接着是大学教授或者学校的教师谈学科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最后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请国内外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进校指导。

  行业选择与初次体验阶段。学生要完成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成长记录表,共10个量表,包括职业倾向性心理测试、自我评估等,并且清晰表述选择心仪职业的理由,这个阶段学生至少要体验两个星期以上。

  比较调整与再体验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到自己选择的行业体验职业特点,比如带有意学医的学生到医院,体验做医生的苦乐,进一步确认自己的职业选择。同时,学生组成小组,模拟职场,在讨论中进一步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深入体验阶段。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与相关人员访谈、交流,最后观察实战状态。

  巩固确认阶段。由学生自己选择到心仪的单位或同行业单位,再次体验后,学生的职业目标基本可以确定,至少清楚自己是什么状态,距离优秀的从业者有哪些差距。这样,学生就能确定人生的发展目标和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变化:能够理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社会服务意识增强,自我规划能力提高。上海市面向全市学生每年评选20个未来小小科学家、未来希望科技之星,学校年年有学生入选,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举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聚焦与社会体验等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但收益是巨大的,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回归与聚焦教育的本质。同时,我想说,井底之蛙培育不出翱翔太空的苍鹰,一个教师如果视野不宽广,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的同时,我们更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去了解大千世界的美好。只有教师拥有宽广的胸怀、前瞻的思考,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未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