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一段永恒的历史,是一首壮阔的史诗,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之魂。铭记历史,走向未来,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长征精神将照亮新的征程。不朽的征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0-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80年前,4支红军队伍的长征,将一段艰苦卓绝而又自强不息的征程,留给后人。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两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分别从各个根据地出发,开始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为改变命运奋斗

    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无数遭受割据军阀、腐败政府、封建势力压榨的穷苦民众,不仅加入到红军队伍中,而且成为红军队伍的基石。

    一位名叫何福祥的女红军战士,她的长征故事代表了人民群众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精神。

    何福祥是湖北红安人。11岁那年,何福祥成了童养媳,过着经常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1926年10月8日,同村罗秀英问她想不想脱离这种生活。这天晚上,何福祥到了罗秀英家,发现坐了一屋子妇女,一个穿红军制服的人告诉他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替穷人打天下的。

    1928年2月,何福祥在湖北红安董家湾参加了红军。1935年6月,红军第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要过草地,每个红军战士分到了5斤粮食。靠这5斤粮食走出草地远远不够,没有粮食了,战士们就吃野草、草根,到后来连这些都没有了。红四方面军在开始长征时,女同志有8000人,到长征结束时,只剩下3000余人。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会师。会师不久,何福祥就被调到妇女独立团任二营营长。很快,妇女独立团就随红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组成的红西路军,开始了悲壮的西征。

    红西路军失败后,何福祥死里逃生,四处流浪。无论在哪里,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日子里,何福祥仍旧在墙缝中积存零钱作为党费。2001年,何福祥被授予一级金星勋章,不久去世,安葬在她曾经战斗过的祁连山下。

    胜利的曙光

    红军长征展现的是一种毫不畏惧的慷慨气势,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高度概括了红军两万五千里征途上遇到的挑战和艰辛,表达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后获得胜利的豪迈心情。

    这首诗的首发地是甘肃通渭县城。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下北上,进入甘肃境内。很快,突破腊子口天险,追击敌人90多里,向岷县、宕昌逼近。9月18日,红一军直属侦察连身着便衣,智取哈达铺。在哈达铺,红军得到一个重要消息——陕甘根据地依然存在。毛泽东果断提出到陕甘去。

    9月26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抵达甘肃通渭榜罗镇一带。第二天,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举行了一次会议,这就是长征史上闻名的榜罗会议,这次会议彻底明确了红军长征的目的地。9月28日清晨5点,难得的细雨落在通渭大地上,红军连以上干部会议在榜罗镇小学附近的一个打麦场举行,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报告:“陕甘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前线去,任何反革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红军将士们兴奋异常,长时间的转战,终于找到了家的方向。

    第二天,在通往通渭县城的路上,毛泽东构思出《长征》。晚上,抵达通渭县城的毛泽东参加了在县城文庙小学的晚会,分析了当前形势,首次朗诵了《长征》一诗。

    此时,红军目标明确,已经看见胜利的曙光。

    得民心者得天下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此时,蒋介石依旧调集重兵围攻,仅在静宁、会宁一带,国民党就集中了5个军,分为4路围攻红军。如此情形之下,不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红军将无法在陕甘立足,甚至不得不离开陕甘,东渡黄河。

    1936年11月18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发了《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决定在山城堡一带击溃国民党军队。

    山城堡,也叫山城梁,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环县北部。参加山城堡战役的,不仅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等5位元帅,以及4位大将、29位上将,还有一半以上的中将、少将参战。

    1936年11月15日,彭德怀指挥红军主力逐渐向山城堡一带集结。20日,胡宗南部丁德隆78师的一个团进占山城堡地区。此时,敌人看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已经成为疲惫之师。丁德隆部的战报说:“饮水柴草,亦甚缺乏。第232旅进占山城堡后,空腹作战者一昼夜以上……”而敌人指挥官依旧非常骄横,认为红军已经不堪一击。如此骄兵,焉能不败?

    11月21日,当地气温降到零下五度,风雪交加。红军充分发挥了夜战的优势,从1936年11月21日下午5时开始,到次日上午9时结束,红军一夜之间歼灭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78师主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环县山城堡的乡亲们为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群众腾出窑洞、让出水窖、送来灶具,并担任向导、提供情报。仅环县、曲子、固北3县,当地群众便派出向导1200多人,捐粮5000余石。可以说,山城堡战役,红军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消灭了敌人。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长征精神就是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改变中国命运的精神。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应永远铭记长征历史、长征精神,应永远纪念那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而牺牲的人们。

    (作者系兰州晨报首席记者,甘肃省文史研究专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