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七日谈 50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是教师必修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了,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它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作为教师,关心国家大事,是当好学生引路人的重要前提,教师应该把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当成必修课。

    整个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每个人的具体生活,都会受到深刻的影响;每个人作出什么样的贡献,都将影响党和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

    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与国家发展和命运息息相关,教师在一个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1500多万教师是否关心、怎样理解和看待国家政治生活大事,是否能够认同六中全会精神,直接关系到2亿多学生的思想和看法,甚至影响到社会许多人的思想和看法。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决定了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党员教师更要成为其中的模范。教师引导学生的前提是自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论,形成了认同,产生了信心。只有上好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这门必修课,教师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才有能力对学生的人生进行指导。只有教师自己理解、认同了六中全会精神,才可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真正认同。

    十八届六中全会虽然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但是离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很近,与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紧密相连。教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不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更不是为了让学生应对政治课考试。教学生从六中全会精神学到应该正直做人、长大后不贪不腐,让学生对贪污腐败产生厌恶和痛恨心理不受侵染,这是教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教学生从六中全会精神看到一个政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由此而生的生命力,看到国家的光明前途,增强对国家的信心,这也是教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教学生学会分析,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专题研究,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看出原来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步步完善,看出其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掌握分析和思考国家大事的方法,这也是教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教学生从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学习规则意识、团队约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纪律与自由、规则与灵活,这也是教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这些工作不仅仅要依靠广大班主任,更要依靠每个教师,依靠每个教师把育人、立德贯穿到教学每个环节。

    做一名好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能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和国家发展。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重大政策,是教师的必修课。我们要培养的是阳光向上、健康向善的下一代,而不是愤世嫉俗甚至牢骚满腹的“愤青”,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问题、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让他们看到社会在进步、国家有希望。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看到这样的事实:4年来,全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查处贪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密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六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抓住了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赢得了民心。党着力惩治贪腐,迎来了自我完善的新生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的事实中明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我们正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课堂里出公民,教育里看未来,未来在今天的学生手中,今天的建设成果将来能否巩固下去,都在于今天的学生。教师有什么样的眼光、见识、胸襟,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眼光、见识和胸襟,教师修好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这门必修课,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十八届六中全会这样的国家政治生活大事,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也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修好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大事这门必修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