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读园林教语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喜欢苏州文化,便给学生开了一门选修课“阅读苏州”,并细分为“阅读园林”“阅读小桥”“阅读小巷”三个部分。这样的“跨界”课该怎么上,我铆足了劲儿,给学生讲解园林里的楹联、花窗、地铺,还打算把学生带到网师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园林之美。为此,我细细研读了苏州大学园林专家曹林娣教授的著作,用心背诵,准备一展文化导游的风采。

    学生来到园林,像放飞的鸟,叽叽喳喳,有着无限的好奇。我自信满满,指着楹联给他们解释我背诵下来的“解读”。可是,学生常常被楹联之外的东西吸引。他们会抚摸那些抱柱、围着进门厅里的那顶轿子喧闹不已。转过轿厅,我让学生回首看砖雕门楼上的“藻耀高翔”匾额,结果学生对这四个字不感兴趣,而是对那些砖刻稀奇得不得了。有的问,那刻的人物是谁;有的问,门楼上为什么还要刻一圈栏杆;有的指着门楼两边的树问,这是什么树……面对这些疑问,我除了知道“藻耀高翔”外,其余一无所知,原先的备课面对真实的园林,顿觉无能为力,一时羞愧满面,汗出如浆。

    为“一雪前耻”,我独自走进网师园。

    我发现,一座园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读园林,就是读历史,读文化。

    整座园林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以轿厅开篇,张辛稼所书“清能早达”匾额开宗明义,必得像贾琮那样的清正廉洁之行方能如孟子所说“达则兼善天下”;“万卷堂”紧承其后,当年史正治在书楼内环列四十二橱书,并配以“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的楹联,真乃气象万千,诗书传家治国,这正是网师园篇章之神;依次而下的撷秀楼、梯云室、五峰书屋、集虚斋、看松读画轩,殿春簃,摇曳多姿,妩媚迷人,一步步达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整座园林儒道互补,进退有致, 是一篇散文,更是一首诗歌

    园林有园林的言语方式。园林必植海棠、金桂、青竹、翠柏,取其金玉满堂之意;必以异石铺阶,意为平步青云;蝙蝠、祥云、荷花、牡丹是必有饰物,取其吉祥。这些元素成为初步读懂园林的语言符号。

    园林有园林的气质风度。“锁云”“锄月”,将自然之美纳于自己怀抱;“槃涧”“待潮”,则将胸中之情托于一景一物;“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将修身与生活融为一体。细看竹外一枝轩的窗格地铺皆为冰裂纹,门外有竹,墙外有梅,冰清玉洁,虚心有节,傲霜自艳,浑然一体。是读轩,也是读文,悟其意境,岂能不懂诗。

    我再一次带学生来到网师园。

    这一次我不仅是导游,还是游览课程的设计者。

    我让学生迅速浏览整座园林,手绘位置图,标记名号,然后一起讨论这些建筑的布局结构,从小说情节发展的视角看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律诗结构的视角看其起承转合的妙处,从散文的意境角度看主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变化。借建筑的高低起伏、曲折有致,体会行文的层层递进,跌宕多姿。

    我让学生反复欣赏看松读画轩主厅与配厅的北墙景观有何不同,他们有的说这边是玻璃窗那边是画,有的说大小不同。我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主厅的北墙是一扇大玻璃窗,窗外是一株高过屋檐的芭蕉,窗的两边配一副对联,芭蕉成了室中之画;而配厅则悬一画,画的内容正是外面的池沼假山。学生们忽然悟得:一为真景假画,一为真画假景,真假之中,意趣横生。

    再带学生来到引静桥。引静桥为苏州最小的石拱桥,长2.4米,宽1米,三步而逾,故又称之为“三步桥”。我问学生彩霞池中的水是向哪里流的,他们皆答从西北角的桥流进来再从引静桥流出去。我告诉他们,大家都上了园林设计师的当,彩霞池是个死水池,而加了这两座桥,在视觉上水便活了,这就是虚实相生。

    孩子们又是哇声一片!

    我是在教读园林,也是在教学语文。彩霞池里彩霞飘飞,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长歌同行     下一篇:无意的发现,有意的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