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八项修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指导、评价等职能,为区域内学科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研员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研员通过怎样的“修炼”才能更好地走向这个目标呢?我认为,以下八项“修炼”不失为提升的好路径。

    修炼“课标”解读能力

    熟悉课程标准。教研员要像熟悉教材一样熟悉课程标准,能说出课程标准的板块、了解课程标准理念、内化课程标准核心内容,活用教学建议。

    解读课程标准。学科教研员能够将课程标准解读为教学目标,能参考教辅资料和根据学生学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能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常用的转换方法是:一换(换主体)、二改(改动词)、三添(添加行为条件)、四抄(学习内容)。其格式是: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

    实施课程标准。教研员能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落实课程标准。

    检测课程标准达成度。教研员在入校调研时,通过当堂检测、过程性测试、终结性测试,检测课程标准的达成度。

    修炼把握教材能力

    整体把握、四级建构。教研员要采取“俯视”的方法驾驭教材,即由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把握教材,其层级分别是学段教材、学期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把握教材常用的方法有:罗列法、图表法、知识树法、思维导图法、细化目录法等。

    活用教材。教研员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即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活用教材的常用方法是对现行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调序等。

    开发教材。教研员结合本区域现状,开发地域教学资源,还要指导学科教师开发好学校资源和生本资源。

    修炼教学设计能力

    教研员要从“标、调、问、题、点、测、渗”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标,即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调,即调配适恰的教学资源(课件、视频、文档、文献);问,即问题设计能力;题,即典型题、训练题、检测题选编能力;点,即点拨水平,总结规律、思路、方法、步骤、技巧等;测,即有效检测能力;新,即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修炼命制试卷能力

    命制试题是教研员很重要的一项修炼,直接影响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掌握命题的方法,经常采用“选、编、引、创”的方法进行命制试题:选,即从课本、教辅资料上筛选部分试题(原题);编,即对课本、教辅资料上的试题进行改编(换条件、变图形、变数据、变问法);引,即对各地试卷精品内容进行借鉴,移植过来;创,即原创试题,将生活元素、地域元素、科技元素、时代元素与知识融合,进行深度创作。

    二是遵循“研、读、列、查、排、填、审”的科学命题步骤进行命题。研,即研究课标,明白层级和重点;读,即精读教材,明白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列,即对照课标和教材列出双向细目表,知识点和考点一一对应;查,即查试卷和错题集,从中筛选出常考点、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盲点;排,即排序,将应知应会考点按考试命中率大小进行分类排队;填,即在双向细目表里填充内容;审,即审核,对命制好的试题从文字、符号、图形、重难点等方面逐一进行复审、纠错。

    修炼教育科研能力

    教研员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在教科研方面应实现“四转变”,即由经验向科研转变、由现象向本真转变、由碎片向整体转变、由模糊向数据转变。

    同时,还要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即搜集共性问题、上升为课题、开展课题研究、研究出成果、成果推广;还要通过“基地实践、拓展提升、行政助推、区域辐射”等途径,将科研成果在区域内进行推广。

    修炼示范引领能力

    躬身实践、示范引领是树立教研员权威和地位的“杀手锏”,更是教研员由“事务型”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跨越的重要途径。因此,教研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专业引领作用:

    一是教学方法引领:培育当地好的教学方法,即发现、滋养、提升本区域名校、名师方法;嫁接名校教学方法,即将外地好的教学方法和本地教法进行有机结合;移植优秀教学方法,即直接将全国各地好的教法引进来。

    二是示范课引领:方向引领,即对课堂“走势”进行示范;方法引领,即对课堂“实操”进行示范;技术引领,即对课堂“手段”进行示范;创新引领,即对课堂“创新点”进行示范。

    三是现代教育手段引领:音响、视频、白板、学生电脑等媒体手段运用的引领。

    四是网络教研的引领:“互联网+集体备课”、跨区域学科教研、同步课堂、远程教育、翻转课堂、直播课堂的引领等。

    修炼组织协调能力

    活动设计能力:会科学设计5种方案,包括入校调研方案、教研活动方案、优质课评选方案、基地学校实验方案、教学方法推广方案等。

    组织实施能力:像教师上课一样精心准备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内容,能够按照纪律严明、程序合理、科学高效、推动有力来开展教学活动。

    协调能力:协调上级领导、学校、教研员、学科教师的能力。

    修炼学习力

    坚持常态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教研员要通过阅读书籍、网络学习、实地考证、聆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好学习活动。

    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教研员要及时做好总结反思,坚持写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活动简介、教育叙事等。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卢氏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手记教育之美     下一篇:什么是“掠夺”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