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创新动力 改革“立体构成”课程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空间艺术大赛”活动现场 “空间艺术大赛”活动现场

    “立体构成”课程是美术学学科和艺术设计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立体构成”课程,始终依据该学院人才培养策略,在不断完善与升级中大胆尝试、优化多种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学科范畴下进行课程设计,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课程模式。

    立足教学改革 夯实理论基础

    鲁迅美术学院“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内容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实现课程内容更丰富、学生作品风格多样化呈现。如何与时俱进是“立体构成”课程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创新既要顺应时代、勇于大胆探索,也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出发点,实践教学,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与课程创新。纵观“立体构成”课程的发展历史,时代飞速发展为其提供创新的契机,遵循身体感知世界的实践能力和深挖空间哲学理论是使其成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采取以赛代练的形式,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国际知名赛事和建筑设计大赛。2019年,师生团队作品《Door of Europe》荣获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亚军。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通过空间构造形式对“立体构成”课程进行多年的实践转化尝试,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方面寻找专业课程教育更为有效的路径。

    创新教学理念 拓宽设计思维

    鲁迅美术学院将多学科、多维度、数字化的科技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更直接地展开空间想象、构建空间意识。这需要教师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能够重新研究空间教学理论,改革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这也是“立体构成”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核心。

    如何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团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通过深耕校企合作,学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将基地的项目引进课堂,直接将立体空间设计融入实际项目中,以实践带动设计理念创新,进而推动课程和教材改革。

    在沈阳市口袋公园项目设计和创造中,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团队结合社区文化,打造具有文化创意的空间场景,运用多种材料样式,打破形式和功能相对单一的设计风格。师生将立体空间构成设计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巧妙融合,既考虑到人们休闲愉悦的功能需求,又兼顾地域文化建设,为创造魅力城市、文化社区提供更多可能性。

    丰富教学手段 强化应用实践

    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及社会需求,积极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搬到赛场,作品体积从桌面大小到3米×3米×3米的真实空间,授课形式从单纯的线下教学到“线上+线下+混合课堂”多种形式,从以课件图片为主的展示到数字化、参数化虚拟呈现,种种转变旨在塑造“立体构成”课程的鲜明特色与综合品质,探寻拓展学生思维和增强课程感受的新思路。

    鲁迅美术学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大量的研究与探索,“立体构成”课程已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功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性转化。学院尝试将课堂教学拓展到综合赛事艺术实践,丰富学生体验,拓宽空间思维。2016—2018年,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连续3年组织策划了多学科、多专业背景参与的大学生空间艺术构造大赛——“心境空间·构筑和谐”空间艺术构造大赛,在2020年被提升为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这是“立体构成”课程实践转化的有效例证。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分析了在多学科背景共同参与下的“立体构成”课程改革的广度与深度,结合数字化技术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思路、内容、成果、过程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革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字化时代课程的前沿性,并做到多学科理论结合创意实践的艺术表达。

    “立体构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结合鲁迅美术学院的自身专业优势,以跨专业、多学科背景的视野适应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结果。“身体—空间—时间”思考的是一种维度关系,是人们创造的艺术创作过程、行为体验过程、流程思辨过程与总结和判断过程。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从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的多年学术活动中得到很多收获,通过大型构造展览带动学生走出教室、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总结、整合经验,通过学生自身经历与体验积累,达到认知和阅历的提升,也为空间设计教学的新型课程设计拓宽了思路。

    (金常江 徐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