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美育的“三性”感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许明观

“当高十景”之横舟乐山、松风牧原、曲水问亭、蕉风抚石、木樨传馨、绿茵栖鹭、秋实环碧、沁园凝翠、疏林蕴真、紫藤缀绮——漫步于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你会看到古朴自然的标牌设置在校园各景处,如同“西湖十景”一般,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与情景体验。“当高十景”中的有些名字是学生参与命名的。当时,学校面向学生进行征集,通过投票选出适合的名字,最后由专家审核确定,这是当湖高中校园环境审美教育的一次实践活动。

当湖高中一直重视景观生态学在校园环境美育中的作用,因为笔者深知美丽校园不仅是植树种草的绿色覆盖,更是生成学生审美情操的有效路径。鉴于此,学校新辟思路,创意设计,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为美丽校园各景点梳理、归纳,然后提炼出意蕴隽永的名字。师生们积极响应,在一次次思考、探讨与修改过程中将对景致的感受融合、内化为富有文化内涵的审美体验,感受真切,体验深刻。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学校美育是根据育人目标,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校园美育的实施路径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学科教育外,校园的环境美育功能也不能忽视,因为它润物无声,育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当湖高中校园,楼宇巍然,道路井然;亭台池塘,曲径通幽;花木葱茏,奇石嶙峋——一派江南园林式美景。学校利用美丽校园在环境美育上做文章,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环境熏陶与浸染中自然生成。

关注环境美育的体悟性特征

环境美育体悟性首先体现的是审美主体的个体性。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客观存在于校园中,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与客体进行审美交流后生成审美体验。所以,校园环境的审美体验需要每个身临其境的学生用心融入并力求准确到位、物我归一;同时,因成长经历与心智成熟的差异会造成审美感受的不同,审美教育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审美感受的差异性正可以给人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

其次,环境美育的体悟性还表现在审美感受的内化性。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而这些会在人的行为中发挥积极作用。受整洁、美丽而富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之美感染,学生的言行举止会逐渐变得更加文明。

把握环境美育的浸润性规律

环境美育的浸染性体现在审美教育中,它的浸染效果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人文环境设计中的成长启示会在学生心中悄悄生根、潜滋暗长,就像花的开放、树的长高,短时间看不到量变,一个周期后才形成“质变”。

“泡菜理论”告诉我们,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美好的成长环境如同一缸好汤,学生进了这个环境就好比原料投入汤料之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最后成为身心健全、情操高尚的人。

遵循环境美育的互动性原则

校园环境美育的效果达成体现在审美主客体的互动性中。

一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在审美关系中,对象对主体呈现为美,主体对对象呈现为美感,美是从客体角度提示对象同主体的关系,美感是从主体角度提示主体同对象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校园中,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书画雕塑、人文故事就是呈现美的对象,那些因美丽景致、感人事迹而情动于怀的学生就是审美主体。学生很可能就是在池塘边沉思、草坪上遐想与橱窗前凝视的过程中完成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交互,实现了受动变主动、主动变受动的审美互动。校园的环境美育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园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这能培养他们美化环境的能力,校园的审美环境内容也因更适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而受到其珍视和保护。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学生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学生审美体验的完成,除了自我浸染其中的审美感受之外,还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审美交流,这样才能更正确地把握审美方向与本质。像这次“当高十景”及这之前校园楼幢、道路文化命名的审美实践活动,学校要求参与者将校园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再加以融合提炼。在此过程中,参与学生在个人思考体悟的基础上,与同伴间相互研讨、修改。参与的过程,就是互动与提升的过程。

学校应该重视审美教育,通过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审美教育方式,把学生培育成为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

(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原校长、平湖市教育研究咨询中心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