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校反馈文化 创建师生“可见学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董 艳

师生有效互动反馈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要素。较早对反馈进行系统研究的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等认为,反馈是对个体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源,面向复杂与多元的反馈信息,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将促进其成长。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重要场域,现有教育实践仍缺乏多元化的反馈教学系统。本文将从对话、素养、技术、发展等四个视角分析,如何打造学校反馈文化,创建师生“可见学习”。

一、有效对话鼓励反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对话是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师生间有效对话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当面对学习困难或者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如何通过反馈,接纳学生的表现,并引导学生敢于在错误或困难的状况下,通过向他人学习,寻找突破解决问题,将会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面对困难的信心。

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长期以来,课堂上师生间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形成有效反馈回路,表现在教师重视讲授,忽略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教师反馈语单一或引导性不强,学生对教师反馈语的认知肤浅。教学需要让学生进入到会话的参与过程,教师应关注和回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需求,再给予反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面向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单向的输出教学,学生难以掌握如何反馈自身的问题或困难,导致无法运用对话和正负反馈来调节学习和提升学习成效。

教学一线经常发现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耐烦”现象,反映出教师难以接纳学生差异化的反馈需求,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不仅要避免这样的情况,还要关注和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多反馈,通过调整自身的反馈语、反馈表情、反馈方式等,积极准确地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加强情感类反馈,利用反馈促进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双方的互动。

二、师生联动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反馈素养是学习者积极寻求和使用反馈的意识与能力,学习者需要一套特定的能力来充分利用反馈机会,而这些能力就是反馈素养,它们跨越认知、社会和情感领域,是诸多教育情境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可提高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影响学生学业成就表现。

现有研究发现,我国参与PISA2015国际测试的四省(市)学生的感知反馈指数低于新加坡和美国;学生希望得到更多关于“我在这门课上的表现如何”的反馈。哈蒂在其所著《可见的学习》一书中,提供了教师反馈的四个问题层次。(1)学习任务及其完成度,以面对教学目标:我要去哪里?(2)学习进程及其策略,以面对学习路径:我如何到达那里?需要取得哪些进展?(3)学习调控及其评价,以面对提升:下一步去哪里?(4)学习者个体自我水平等。

随着信息技术及教与学方式的发展与变革,项目化学习和STEAM教育等融入到学校中,学生常会处于合作学习、移动学习、探究学习、课外学习、在线学习等不同场景下。这些场景中的学生学习呈现不同的交互方式,比如生机交互、生生交互等,教师的反馈也应与之调整,以满足学生个体学习之外的团队学习、场景学习、跨学科关联学习等反馈需要。教师通过认知支持、情感回应、动机调控、价值驱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或集体的发展,以促进学习者持续不断的探究。师生反馈素养的联动发展,将会像联动的齿轮一样,促进教学相长。

三、技术赋能增强反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现有研究发现,在线测验、点击器、虚拟学习环境、电子作品集、音频反馈、视频反馈和屏幕广播反馈等数字化反馈,不仅实现了即时性反馈,又能采集多种综合反馈信息,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信息参考。技术反馈对当代学生的发展影响不容忽视,学生是技术反馈过程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技术赋能机制,促进了学生反馈素养的研究发展。

近些年,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优化反馈环境、改善师生互动、促进学习深化、建构反馈模型提供了更多选择,大量研究正在关注如何利用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反馈。

技术反馈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媒体化或数字化的反馈方式,这种反馈从形式上优于文本方式的常规反馈;另一方面,技术赋能的反馈比传统反馈方式更受到当代学生的认可。例如,在线反馈更有助于内向一点的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感知和寻求教师的反馈,并处理和积极响应反馈。这部分学生,比在公开方式下更愿意表达自我的观点,投入到交流与反馈的学习互动中。大数据分析为低适应性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可操作的学习反馈。翻转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吸引学校的目光,并取得好的效果,正是因为通过课前提供学生微课资源自学和学习单的前测,为教师课前学情分析提供参考,教师能够基于此,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课堂多样化活动,选择更优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真实反馈,保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职后学习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而专业发展的过程需要获得真实的反馈。这些反馈不仅要来自自我反思,更加需要得到资深人员的指导。美国盖茨基金会曾发起一个有效教育方式的项目,以帮助教师将更好的反馈带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全面改善教育现状。项目组会派遣观察员(优秀教师或学生代表)观看和评估教师教学录像。该项目认为,教师像运动员一样,也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教练的指导,为他们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代表中国参加PISA测试的上海之所以能够取得全球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得益于上海有一套优秀的教师发展系统。这套帮助教师不断从同行那里获得真实反馈,促进自我成长的教师发展系统为他们的职后学习提供了保障。例如,教师们会定期聚在一起开研讨会,并通过同伴课堂观摩,为彼此提供真实有用的反馈信息。

综上,我们提倡,每一所学校都要积极打造校园内的多元反馈文化,比如:设立学校反馈日、班级反馈周,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推动师生真实反馈、生生同伴反馈、家校参与反馈等;鼓励反馈的文化氛围,优化反馈的环境创设等。创建“可见学习”,让教学不在评价中终止,而从反馈开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