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种植活动中科学探究指导策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东阳市实验幼儿园 马 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这为幼儿在其他领域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幼儿在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坚持下,以种植活动为载体,能够从中得到充分锻炼,获得长足发展。

一、培养观察习惯,激发探究欲望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世界的一个通道,幼儿通过认真、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激发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种植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观察习惯的培养。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放大土豆的细节,吸引幼儿注意。比如光泽较好的土豆、表皮起皱的土豆、略有腐烂的土豆、已经发芽的土豆等,反复播放视频,不断暂停与对比,使幼儿逐渐发现,教师选择的土豆都是有光泽、无腐烂的,并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可以挑选有褶皱的土豆?为什么还没有种的土豆就发芽了?

解决了这些疑问之后,幼儿就能够挑选出合适的土豆作为种子。如果幼儿养成了好的观察习惯,在对自然角植物生长变化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观察大自然的第一手经验,还能收获知识和快乐。

二、设计观察记录表,培养探究习惯

植物生长过程的变化稍纵即逝,有时一个状态会延续一段时间,之后会有新的变化。为了让幼儿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开始设计适合幼儿的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呈现,并与同伴分享交流。

生长过程记录。每天选择一个时间点,观察植物点滴变化,并进行一系列记录活动。记录过程中使用的测量工具、记录方式都由幼儿自己决定。比如这学期我们种植番薯,教师引导幼儿对番薯藤进行测量。

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照片、超轻黏土造型等方法记录下来,为后面的验证提供对比依据。

通过对比记录不同种植方式的实验,比如在自然角中开设实验区,将土豆分别种植在泥土、水中,进行对比记录和统计。

三、创设问题情境,玩转科学探究

受到年龄和环境的局限,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相对浅薄。教师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研究。

比如在种植栀子花的过程中,教师拍摄了幼儿种植栀子花的情况,选取了其中花瓣枯萎掉落的镜头展示给幼儿,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栀子花的花瓣为什么会枯萎?枯萎后的栀子花花瓣还有没有香气?有哪些办法可以拯救栀子花?

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的认为是因为缺水,有的猜想是因为天气太热,也有的分析可能是因为土壤中没有空气。

教师让栀子花小主人分享自己的种植记录,通过对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也树立了科学意识:结论要建立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在栀子花花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为什么得到精心照顾的栀子花依然枯萎了?

对比两次枯萎原因,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探究方法,加深了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

四、开展实验活动,引导幼儿探究

在种植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如果水浇得太少会怎么样?将花朵搬到屋子里会不会延长花期?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等等。面对这些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设计对照实验,对比不同环境中植物的成长情况,进而使幼儿了解影响植物成长的因素。

比如针对以上各种问题,教师将出现枯萎状况的栀子花分为几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照顾栀子花,看看情况是否会发生转变。认为栀子花缺水的小组,会以更高的频率浇水;认为是缺乏空气的小组,则尝试通过松土解决问题。在对比实验活动中,有的栀子花活了下来,有的彻底枯萎,这使得幼儿明确栀子花枯萎的根本原因。

五、组织交流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交流活动可以促使幼儿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思维,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教师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可以组织交流活动,营造宽松的言论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倾听同伴想法。

比如在种植铜钱草时,教师每个阶段都会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成果,尤其是要进一讲自己遇到的困难。

虽然所有幼儿开始种植铜钱草的时间是一样的,但铜钱草生长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势较好,有的却枯萎了。教师就可以让种植比较成功的幼儿分享心得。有的幼儿说自己浇水比较勤快,有的幼儿说当阳光好的时候会将铜钱草放在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其他的幼儿也会展开思考,会吸收好的经验,改进自己的种植方式。

六、注重总结反思,促进综合成长

荀子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种植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反思。这一环节帮助幼儿梳理种植过程,发现不足之处、遇到的困难和发挥良好的原因,进而达到扬长避短、解决问题的目的,提升探究能力。

在总结反思活动中,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有一个全面认知。

另外,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学习表现,也要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比如在铜钱草种植反思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幼儿在自评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容易接受教师建议。在教师评价中,则可以结合幼儿自评进行引导。比如,对于幼儿提出的考虑不全面,给植物浇水不够等,教师可以指出幼儿在照顾铜钱草时很认真、很细心,以此给幼儿一定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