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 让篮球成为校园体育发展的支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我们是第二名!”不久前,在温州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小学生篮球联赛上,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男子篮球队捧回U12男子组第二名的奖牌。“要知道,这是学校孩子们在体育赛事中拿到过的最好成绩,现场都沸腾了!”学校体育教师、篮球队教练潘荷泽兴奋地说,“近5年,校篮球队年年都有进步,今年更是在市级赛场上崭露头角。”

在校长季迅群看来,校篮球队屡获佳绩,与学校推进篮球项目特色发展是分不开的。“竞技只是校园篮球的其中一个部分,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季迅群介绍,作为全国篮球特色学校,龙霞实验小学近年来将篮球纳入必修课,让篮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

把“身体为本”放在首位

龙霞实验小学曾经隶属于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自从独立办学后,学校便提出了“身体为本,立志为先,习惯为基,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之所以把‘身体为本’放在首要的位置,是因为当代儿童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现状令人担忧。”季迅群坦言,为了让这一句口号成为现实,学校以篮球项目为抓手,下了不少功夫。

走进学校操场,除了外围的6条塑胶跑道外,里面的场地统统用于篮球运动。配合不同的运动需求,学校开辟了两个标准灯光篮球场和4个小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运动空间。让人感到新奇的是,学校的篮球架是特别定制的,它的4个方向采用的是4个不同高度的篮筐,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打篮球的快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在最初接触篮球时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篮筐,就不容易对篮球产生畏难情绪了。”潘荷泽说。

有了硬件上的保障后,龙霞实验小学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必修课为“3+1”模式,三至六年级学生则是“2+1”模式,其中“1”代表的是每个班每周至少上一节篮球课。同时,为了与体育课时安排相匹配,学校组建了一支由6位专职体育教师和两位兼职体育教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每学期,他们不仅要走出去参加篮球教学培训,还要定期进行校内篮球教学教研,为持续推动校园篮球发展而蓄力。

渐渐地,教师们在日常课堂实践中研究出了一系列篮球游戏教学法,还把它们集结成册。而这些篮球游戏也被搬进了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中,如一、二年级开展的拍球、接球游戏,三、四年级进行的趣味运球接力,五、六年级挑战的定点投篮、运球投篮接力等难度较高的技巧。

“在孩子们眼里,篮球变成了‘有趣的、好玩的、愿意参与的’游戏,而不是必须完成的苦差事。”在季迅群看来,得益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都喜欢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孩子们玩得好、兴趣浓,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基础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从“面向人人”到特色发展

每周一下午是龙霞实验小学的拓展课程时间,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包括篮球课在内的课程进行走班上课。与其他课程一样,学校凝聚了相关教师的专业力量,专门开发了校本化的“快乐小篮球”课程,这为每周一节的篮球必修课作了延伸与补充。从基础知识与动作的巩固,到脚步训练、组合运球等技能的提升,再到团队配合练习、全场攻防,“快乐小篮球”的课程内容分层分级,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锻炼需求。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学校在每年上半年会举办为期2~3周的篮球周活动,全校三至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分男队和女队参加年段比赛。而到了下半年,校园运动会上有针对全校一至六年级的不同篮球项目比赛,比赛成绩将纳入期末班级综合考评。

“除了锻炼身体,篮球运动可以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形成正确对待输赢的态度,以及培养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有两位篮球专职教师,他们主要负责篮球社团的开展和校篮球队的日常训练,潘荷泽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教练,我们会在常态化的篮球课及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体能与品格,挖掘在篮球运动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

眼下,学校共有4个篮球社团,分别是针对低年段的“快乐篮球”“趣味篮球”和针对高年段的“男篮”“女篮”。每学期开学初,社团指导教师会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学员,此后的每周三下午放学后及每周六上午进行集中指导。此外,学校还在寒暑假安排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其中一半时间安排了与篮球相关的拓展活动。

“常态化的篮球课和多形式的活动,为校篮球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好苗子。”季迅群告诉记者,这些年,学校篮球在“面向人人”的基础上开展竞技体育,发挥篮球特色学校的人才培育功能。“自2017年开始,我们与兄弟学校联合举办‘七校联盟赛’,孩子们有了更多与校外篮球队切磋交流的机会。”她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