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周青少年专场 “创·课”点亮科学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5月13日下午,2016年天津市科技周主场青少年专场活动在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本次青少年专场活动紧紧围绕科技周 科学生活,创新圆梦 大主题,并结合青少年科技教育与科学普及的自身特点,将专场主题设为 创 课--科技与自然 ,旨在通过校内教育与校外科普资源结合展示,更好地推动《天津市中小学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记者在活动现场观察到,350平米乒乓球室被设计成为一座室内科技生态园,包括蝴蝶墙、蜜蜂园、森林小创客、物联网农场、植物部落、雨林剧场、青少年创意众筹平台、青少年专场视频互动APP等八个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板块。自然生动、实践为主、互动性强的场地设计,向参与活动的学生传递出科技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学生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动的自然现象互相推动的感官作用下,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实践,真正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

红星职业中专的廉楷月站在蜜蜂园区仔细观察工作人员和蜜蜂的互动,她表示非常敬佩现实里穿着厚重的保护衣辛勤劳动的养蜂人,而让她更感兴趣的是亲眼见到 传说中 的3D打印机,她说: 今天来科技周看到真实的3D打印机,把书本上、网络上的东西移到了现实,还是非常兴奋的。也让我萌生了研究3D技术,制作3D产品的想法。


在 植物部落 、 物联网农场 等展示区,学生们在志愿者和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植物,制作标本;了解单片机和传感器支持下的物联网农业种植。这种将校内教育与校外科普资源结合展示的方式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也同时开启了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的新模式。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闫春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高校教师参加科技周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了解到青少年如今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从而掌握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方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他们需要走出户外,发现自然、感受科技。

谈及主题 创 课 的概念来源,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张恺表示: 创 课 的课我们定义为课程。我们并没有把这次科技周仅仅当做一次公众活动,而是为《天津市中小学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进行科研实践。我们将青少年创客教育课程化、活动化、资源化,把校外科普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进行融合,让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在校内与校外自由迁移与衔接。因此校内外科技教育衔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以互补的。


据了解,科技周青少年专场共进行3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全市大批自然科技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到现场参观互动。除了自然科技主题展区之外,本次 创 课--科技与自然 科技周青少年专场活动还特别安排了 心目影院 ,邀请到天津广播电视台体育评论员王喆及常年从事此项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为视障患者讲电影,丰富他们的科普文化生活,并动员全社会关注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