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开展教学开放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9-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 以本为本 ,推进 四个回归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交流教学改革经验,探讨外语教学技术,9月16日,2019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学开放周暨 名师讲堂 系列讲座开幕。首场讲座邀请到了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我校 世界跨文化交流 大型慕课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王铭玉教授,作了题为 水课 金课 新时代条件下的课程建设 的讲座。全院教师和兄弟单位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活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迎迎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


王铭玉从高等教育、水课金课和线上课程三大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指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 双万计划 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新的风向标,应该让 金专 、 金课 、 金师 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满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他详细分析了水课和金课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特征,重点解读金课的五大类型,课堂教学的 五重境界 (静默、问答、对话、质疑、辩论),结合 五个案例 指出了建设金课的 五条路径 ,需要提供的 五项保障 。他提出要转变教学三观、改革教学三基、进入教学三维、定位教学三心、融合教学三法。他还以学校慕课平台的线上课程为例,讲解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互动环节,针对目前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现状,他提出了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实际能力,充分激发本科生的内在潜力,循循善诱,逐步引导。

讲座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秉持成果导向教育等先进理念,不断实践,构筑优质、高效、特色的智慧课堂,争当 金师 ,培养 金生 。

自2006年起,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就开展了首届教学开放周活动,以教学质量立院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本次教学开放周暨 名师讲堂 活动将采用开放课堂、名师讲堂、观摩学习、教学研讨、说课评课及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推进课堂革命,营造互学互鉴、互动共享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开出自己的精彩课程,推动 质量欧院 进一步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