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与东丽区政府携手 共同开启全新合作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0-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10月26日上午,中国民航大学与东丽区政府在中航大学术交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景一宏、校长董健康,东丽区区委书记夏新,区委副书记、区长孔德昌出席。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推进民航科技产业 一园一基地一基金三中心四平台 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科技园,一个国家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入或建立一只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果转化基金,加快建设引领创新发展的三个研究中心和服务创业工作的四大平台,最终形成民航科技产业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围绕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定位,推进东丽科技强区建设,推动航空装备产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以航空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升级,加强民航科技的专项研究与人才培养,促进民航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转化及产业化,中国民航大学与东丽区政府探索校地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开启校区合作新纪元。

一园一基地一基金三中心四平台 建设包含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产业化示范基地,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高端复杂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系统研究中心、航空材料成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科技成果管理平台、科技成果推介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实体建筑均坐落于东丽区内。

其中,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积极争取海河基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设立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为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民航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需求提供融资服务,积极申请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支持。

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建设项目负责人余政哲表示,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坐落东丽区、毗邻中航大,是中国民航大学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平台,承担着创新创业项目及科研项目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创业实践训练等相关的服务工作。 按照此次签署的校地合作协议内容,将给我们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和孵化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吸引国内外民航高科技产业项目和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东丽区,形成民航科技产业研发、孵化、转化的浓厚氛围。

高端复杂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郭润夏表示,高端复杂装备综合保障研究室面向高端复杂航空装备系统保障、维护和自主健康管理开展应用研究,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相关技术挖掘民航海量运行数据,创建一套富含中国民航特色的飞行器健康管理和综合运行保障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室主持开发的 机载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模拟机 ,其研究水平被民航局专家鉴定为 世界领先 。 此次高端复杂装备综合保障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将为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利用民航大学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实验室 ,可以推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智慧东丽建设,达到优化支撑服务平台、统筹建立数据仓库、构建数据交换枢纽、深入推进行业应用、培育大数据核心产业载体、促进信息安全新型产业发展的效果。

对于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韩萍表示,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器全球追踪与监视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18年5月,成立至今积极配合民航局落实完成 三步走路线图 ,目前完成的各项工作充分起到了中国民航局智库作用。中心开发的例行航空器追踪性能分析与评估系统软件可对航空公司运行区域内的通信与监视性能进行评估,航空公司可根据评估结果与建议的风险减缓措施,修订完善公司内部政策、流程与程序,提升安全运行保障水平。 民航大学可为利用本产品为各航空公司提供有偿评估与咨询服务,航空公司也可购买相应评估软件的使用授权。根据地缘优势,许多航空公司的运行区域都坐落在东丽区,依托中心开发的软件,一方面可以提升区内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东丽区航空经济的发展。

会后,东丽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孔德昌还表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地区与高校间更深层次的合作,这样可以搭建更大的平台、培养更出色的人才,进一步拉动地方就业、提高地方经济,为此东丽区政府也将为 一园一基地一基金三中心四平台 做好硬件与软件的各项支持工作,双方将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战略合作工作办公室,推进协议落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