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走进第25中课堂 校园APP让家校零距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03-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崇德、尚文、励志、图新”,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每位学生的笔记本上都印着这8个字,它是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的校训。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1952年建校,天津市首批历史名校。学校于1985年在时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国英同志的带领下,确立了“学科德育”的办学特色。日前,该校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科德育走进课堂

何为学科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发展学生认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使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李忠益说,他们学校以学科德育为主渠道,落实核心价值观、提倡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首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历史、语文、数学、音乐四学科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示范课”展示,全校各年级全面推广。同时,在教学管理中的融入:完善《课堂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指导原则、《教学考核体系》。此外,还开设由教科院专家主持的《学科育人大讲堂——核心价值进课堂学科教学研究课》。

校园APP交流零距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目前,该校在全市率先研发手机APP,免费让学生、家长使用,它集学生在线研习资源中心、家校零距离交互平台和校务管理平台为一体,充分为学生和家长服务。

据介绍,该校还组织了由天津师范大学专家教授团队牵头的学科组研修活动,通过每周定期学科组活动,对《学科德育教学指南——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程研究》——这一自主研发的校本教学辅导用书进行修订完善。

全面全员全程育人

李忠益说,学科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3类:日常性活动、主题性活动、成长性活动。日常性活动诸如“爱心义卖”、社区社会实践等。主题性活动包括总结编写《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践”行动手册》等。成长性活动包括高三年级学生“成人仪式”等。

不仅如此,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还非常重视德育管理。在全校学生中展开校训之星评比,即:“崇德之星”“尚文之星”“励志之星”“图新之星”。同时,建立了“德育工作显像化学生品德数字化”德育管理评价指标。

据介绍,时至今日,天津市二十五中学历经整整30年的实践探索,在学科德育办学特色的指引下,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形成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全面全员全程育人。(记者张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